-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9-03 10:36:14 来源:网络
记者:岳老师您怎样看待经济危机对艺术家的影响?
岳老师:我觉得中国在过去十年左右,当代艺术获得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但我们现在不要考虑艺术话题本身,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爆发式增长?基本上可以解释为跟股市、楼市是同样一个类型的东西,特别是在奥运会之前,艺术、房子和股票对一个想从中套取现金利润的人都是一个投资或者牟取暴利的工具,甚至还谈不上投资。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短期的行为。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当代艺术只担当了一个炒作工具的作用。它在这个层面上跟股票和投机性的房子所起到的功能是一样的。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我们被这种高房价、股价和天价的艺术品给影响了的话,就会误以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和房地产、股票市场已经非常好了,就是一片赞美的声音。这样的话,就会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中小股民去飞蛾扑火,让很多热爱艺术的青年也来飞蛾扑火,而这种艺术青年就跟那些中小股民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不要忘记一点,90%的中小股民在股市上是不赚钱的。我们知道今天中国的股市,是一个只有庄家和机构投资者赚钱的时代。中国的股市还远远没有形成,中国的房市也一样。同样中国的艺术市场就更加具有这种假象,只有极少数的艺术作品能够拍上几千万,就和我们现在房地产上的地王是一个道理。比如说北京为了能够让人民对经济继续有信心,创造出几个地王来维持地价和房价,这就为它整盘的经济规划做了一个很重要的铺垫。政府不甘心让它掉下来,因为一掉就全掉,什么都掉。同样艺术市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它叫做艺术局,跟股市这个局一样,或者跟房市的局一样,会在08年之前同时狂涨,08年又全部掉下来。我觉得最惨的就是中小股民和这些艺术青年,你刚才问的问题就是说不明真相的艺术爱好者可能会被套牢。对于股市来说,他的钱被套在里;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他的艺术信仰、艺术生命就被套在里面。这个就是我觉得最大的影响。
记者:被套牢的是比较大牌的艺术家,一些刚出道的艺术家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们的作品相对卖得也不是特别贵,总之是比较大众的。
岳老师:因为这个事是我来判断,所以我不会做那种非理性的事。我是没有掉进那个陷阱的,是不会按照那个思路去行走的。我采取了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我相信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应该要有一个比较理性的价格,能够给服务对象供应,我相信有这么一个生态的存在,所以我去年开始一个小幅度的平价价格,以及对于西安群落进行一个整体的阐释,我对这个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记者:比如说艺术超超市,宋庄有好多相对平价的艺术品销售。您觉得市场清醒吗?艺术家清醒吗?还是说是从别的路线来的?
岳老师:这个我们可以观察一下798,可以看到一个两极分化。商品今天在798会看到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个像佩斯、尤伦斯仍然是天价的,普通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798也存在着大量的像那种跳蚤市场一样的卖工艺品,什么杯子、手工艺之类的。因为去798的很多都是学生,他们只能销售得起那些东西,这就产生了两极分化。我认为艺术家不一定清醒,为什么?因为很多艺术家是无法具有这种清醒的市场判断力的,只是这个环境在不断地暗示它,应该这样去做。基本上很多艺术家是一个条件反射式的在反应。当大家知道某某的人的作品已经几百、几千万的时候,受这个刺激驱动他创作更多的画,甚至在题材上面会有倾向。当他觉得今年拍卖会上好多流拍,甚至卖不出去,受到这个刺激也会反过来把自己的作品都降价,大多数的艺术家,我认为还是条件反射式的。
记者:这个现象,艺术家很赤裸地面对艺术品市场,因为市场调节有它的麻木性,所以才导致这种现象?
岳老师:对,因为今天中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艺术家是裸体面对市场。中国在艺术家和收藏者之间的环节是非常缺少的,所以就像一个瑞士手表一样,从指针一直到里边的发条,中间有很多环节,艺术家应该被保护在这个环境里边。最终抵达收藏家手里的应该是经过很多环节,包括艺术家作品的创作、材料、画框以及阐释、展示,营销跟画廊的关系,甚至涉及到艺术媒体,公共媒体的一种认知,包括教育,再到画廊、拍卖行,和整个社会对当代艺术的宽容程度。中间有很多的环节,现在的问题是艺术家经常自己画自己拿出去卖,这样的话艺术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所以目前对中国艺术家来说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记者:那么,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中国艺术市场的前途在哪里呢?
岳老师:它的前途,我认为首先要意识到08年已经消失了。现在进入一个后08的时期,就是外需在减弱。实际上中国的艺术市场,我把08年的盛况当做海市蜃楼,它的地基就是海外的需求和大家对中国概念一片看好的时候,所有跟中国有关系的概念都会涨价。但是08年以后,想要继续维持,就要使这个海市蜃楼变成真的房子、楼阁,但这个支柱是什么?就是内需!我们能不能在外需减退的时候用内需来支撑中国艺术,这个话题跟我们中国经济是一模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在08年之后,特别是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所以说东部沿海的很多玩具、家具、服装厂都是外需的。之前的东西都是来料加工,然后再出口到美国、欧洲。也大量地倒闭,很多民工被迫回乡,跟我们艺术市场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中国的问题都是根据整个大环境来调整的,现在中国政府为了能够提振中国的经济,就用内需来解决。比如说每年会投入四万亿、七万亿甚至十几万亿来继续推进公路、桥梁,还有各种各样的基础建设。使得那些曾经为外需服务的玩具、服装、家具这些工人能够从事由四万亿创造的就业机会,用这个来填补。另外就是所谓的提振内需,提振内需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政府可以给公务员增加很多的工资,这个必定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提振农村的内需,我们今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让家电下乡,家电就是一台洗衣机本来一千块,到你这里是七百块,剩下的钱都是政府补贴,这也是一种。我们很明显地看出这个完全是打强生针的办法。所以08年的效应,这个海市蜃楼会不会变成一个真的楼,就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外需转向内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对宋庄谨慎乐观,我觉得宋庄的内需不能仅仅从艺术品的交易来看,如果这样来看,它的内需仍然是很活跃的。就算我刚才说到一个平价艺术,但老百姓对艺术有没有需求,这是一个终极问题。如果他本来就不需要艺术,你高价、低价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现在思考一下,的确我们今天的内需还是比较弱的。因为很多老百姓,除了精英阶层,大多数人还是没房、没车、没有医疗保障,没有教育保障。所以他们的钱不可能用来支付艺术品,除非那些有车、有房、有教育、有医疗保障的人,才可能会去消费。但的确这也是一个空间,毕竟还没有真正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就是已经有优质生活条件的这些人。大多数老百姓肯定还是没有这个想法的,为什么我觉得宋庄不能仅仅依靠这个?宋庄所谓的内需还在于由艺术家的聚集效应导致的宋庄点击率上升,以及它的粘合度的增加。就是艺术家、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润滑剂,如果调试得好的话,宋庄将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有机体,最后的收益可能是土地、旅游、酒店、餐饮、甚至是周边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单纯艺术家创作、销售甚至会当做一个附属的而不是支撑的结构,艺术家的具体效应本身是能创造宋庄的内需,就是我们的内需不能仅限在艺术自己的对流里,还要有更多的范围。包括我刚才说的餐饮、旅游、土地政策、新农村,甚至包括北京市城市规划的转折。要有一个“跨界”的思维,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谈内需,因为宋庄具有一个其它地方没有的优势,就是它有聚集效应,这个聚集效应可以生产很多东西,从这个角度,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再去提平价艺术,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如果仅仅靠艺术本身的销售来说,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培育和孵化。
记者:谢谢您的精彩回答。
本篇文章来源于 www.ssmuseum.com 原文链接:http://www.ssmuseum.com/a/Interview/2010/0608/237.html
|
- 展览信息
- 艺术家
-
- 美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