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理论 >> 雕塑
    1. 从宁缺毋滥说开去——浅议当前城雕的几个问题(作者:邵大箴)
    2.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很快,其速度与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全国大小城市树立在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有数千件。应该说,这是我国雕塑大普及的时代。这20年来雕塑艺术发展的情况,需要认真的梳理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雕塑发展当非常有益。本文无意对近20年雕塑的发展作全面的描述,只是想谈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还影响我国雕塑艺术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以求教同行与读者。   在谈问题以前,必须肯定这20年来雕塑艺术的成绩。这成绩是不可抹煞的。大致上说,有下列几点:   1.普及了好的雕塑艺术   20年前,对普通的人来说,雕塑这行艺术是比较陌生的。现在则不同了,雕塑成为身边看得见的、可以议论的对象。一个行类的艺术要得到充足的发展,除了有组织者、创作者的热情外,还需要有观赏者的热情。一件优秀作品的真正完成,必须要 [详细...]
    1. 大地之子——袁晓岑的艺术道路(作者:殷双喜 汤静)
    2.   1915年袁晓岑生于贵州省普定县一个偏僻的独家村,半耕半读之家只有房屋数间、薄田数丘,但“山花野卉四时不绝,飞禽走兽出没其间”。大自然的神奇优美、农家小院的质朴温馨,为画家幼年构筑了美丽幽静的童话世界。在那个充满欢乐与诗情画意的童年,土纸和墙壁上留下了稚嫩的木炭画、竹编的簸箕里装满了用黏土随手捏成的小动物,不知不觉中他喜欢上了美术。9岁,袁晓岑入普定县沙家马场镇的自励小学读书。刻苦学习之余,躲在寝室里画画、练书法,或是跑到旧文庙改建成的学校大殿里研究门格花窗上的镂空木雕。逢年过节经常作些图案独特的窗心纸,深受老师同学的好评。他曾用小楷工整地写过一首诗:“男儿壮志出乡关,谋而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当时正规师范毕业的校长为他的刻苦感动,借给他许多美术教材,这是少年袁晓岑第一次接 [详细...]
    1. 雕塑是一种感觉(兼谈城雕)(作者:陈云岗)
    2.   我们不仅需要一个能够行走坐卧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需要一个能够满足我们精神欲求的感觉空间。然而这个空间的建立可以说是先于人的出现就已经存在着了。比如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大院落——地球上的任何一处,不是山岭便是平原,不是林泽便是戈壁……,待到这个世界的空间感觉者——人出现了之后,人们从山、从树、从水、从云,便自然而然地领略并转换着对那原始空间的感觉。人们不仅认识到这空间能够行走坐卧,而且还认识到这空间可以移情抒怀。再到后来,当人们在大地上立起巨石、盖起房屋、筑起城堡的时候,那原本的天然的空间便不再是原来的旧时模样了。人们最初涌动的某些原始的宗教情感激发起了人们的巨大热情。这热情携着人们当时并不曾意识得到的审美意向,向这空间挤了进去,硬是将那天然的空间裁剪得有了人的意昧。房屋、城 [详细...]
    1. 关于雕塑创作和教学的对话(作者:曾成钢 孙振华)
    2.   孙:雕塑界这几年很活跃,展览很多,各种尝试也很多,尤其是1993年以来,雕塑的学术气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与之相一致,雕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得突出,这种局面应该是雕塑学术发展的一个机遇。你认为你与当前更年轻的一批雕塑家之间是否存在距离?你对诸如装置、行为等非雕塑化的倾向是怎样看的?   曾:近几年来,雕塑界的展览逐渐增多,方式也各式各样。雕塑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与西方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的传入,加之美术评论家的参与给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加入了兴奋剂。展览的筹备也似乎是比较匆忙,与过去相比,雕塑界的确是活跃了,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种繁荣中有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成份。我认为雕塑艺术创作不是靠一次展览、一次策划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雕塑家有一个恒定的心态,需要一个长期的目标。雕塑评论也是这样 [详细...]
    1. 关于中国雕塑史研究(作者:孙振华)
    2.   世界雕塑史上,既有明晰的历史继续关系,又有连贯的实物遗迹可寻的雕塑传统有:发端于古代埃及、希腊的西方雕塑传统;古代波斯、印度的雕塑传统;古代中国的雕塑传统。   中国古代雕塑作为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在世界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艺术面貌。中圆雕塑史这门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在收集、整理、鉴别、考定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基础上,参照古代文献资料,客观地描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演变轨迹,并揭示其艺术特征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阐述其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等。   尽管中国雕塑的历史相当古老,然而雕塑史作为一门学科却异常年轻。严格地说,中国雕塑史的研究现在仅仅还处在起步阶段。将这种奇怪的不协调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盛况相对照,便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反差。原因在于,中国雕塑与绘画虽同属于造型艺术,但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 [详细...]
    1. 呼唤与回应(作者:隋建国)
    2.   在“20世纪•中国”美展中,贾又福老师的《无声的呼唤》、《大音希声》给我以强烈趵印象。画面以凝重庄严的群山与浑朴苍劲的巨石,创造出一个立足于大地,仰望天空的人的祟高视角。山岳与大地之壮观,天地万物之神秘隐含在其中。画幅里激荡着一种来自苍天与大地的呼唤,呼唤崇高,呼唤雄壮。立干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这天地之间的人,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而古往今来的全部艺术,正是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甚至全部存在之呼唤作出的回应。   石雕艺术,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及生存状态的呼应之一。所谓石雕艺术的语言,可以理解为矗立于大地之上的崇山峻岭,以其凝重与永恒,显露为对于人类的呼唤。作为回应,人类将自己的生命能量及灵魂注入石头,使世界与人相会的一瞬间化为永恒,也使世界与人类的存在同时具有了意义。这一呼唤与回应的持 [详细...]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31256382
    memory 3.5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