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法院博物馆:法从浮沉定生死说起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2-08-15 16:42:16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8月14日报道:要说“法”,却要从水说起。中世纪欧洲的神明审判,把人投入水中,浮则无罪,沉则有罪;古汉字中的“灋”字,从水,意取法平如水。“法”和“水”这两个看似并没有太多联系的存在,在法院博物馆里,显露出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位于杨浦法院内的法院博物馆并不大,300平左右的空间,展出了几十年实物和200多幅图片。将世界法制的演变和中华古国悠久的法律文化进程逐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埃及传说中的司法女神像玛特,她头上的法羽象征着公平。传说在古埃及人死后其灵魂将接受终生审判,死者的心脏将被置于天平上与司法女神玛特的头饰法羽相衡量。”作为博物馆的解说员,张宇熟记着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所记录的历史和故事,“欧洲中世纪,根据日耳曼法进行水的考验,这是神明裁判的一种,犯人会被投入水中,如果浮上来,就是无罪,如果沉下去,则将被认为有罪”。

          虽然这样的故事并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但在遥远的古代却真实存在着,《汉穆拉比法典》、《古兰经》、《摩奴法典》……用这些既有神秘感又分量十足的“古籍”拉开法院博物馆的大幕,难免让人肃然起敬,似乎将要开启的,是尘封几千年的历史,而正是这些听起来有些“荒谬”的故事铺砌的道路,引领着世界一步步走向真正的法制。

          如果说,西方的法制痕迹让参观者显得有些陌生,那么,记录着中国法制演变的展出就会拉近与历史的距离,让人更真切地了解“法”的意义。西周大盂鼎上的“灋”字,是“法”的古体字,甲古文中并无此字,首见于周代金文。据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取其平,意即法平如水。

          自“法”诞生以来,就承担着“公平”的使命。皋陶、商鞅、包拯、海瑞……如果需要一个理由要把这些名士、名臣陈列在一起,“法”就是最好的诠释。

          “传说中国法官这一职业的始祖名叫皋陶。这位先贤据说其貌不扬,甚至颇有些怪异。《荀子》说他的脸象削瓜之皮,呈青绿之色。《淮南子》甚至说他的嘴象马,且喑哑无言。据说他曾经在雷泽垂钓,被著名的圣君舜发现和重用。传说皋陶的审判很大程度倚赖于一头神兽,名为獬豸,它能够判断是非真伪,作用如同《西游记》中能辨别真假猴王的异兽,这是原始时期普遍存在的司法裁判中的神判风格”。

          说起中国的法律沿袭,张宇告诉东方网记者,公元前五世纪李悝编订的《法经》是“中华法系”中已知的最早的法典,此后历代相继承袭、不断发展。“公元七世纪的唐律集中国封建法律的大成,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宋、元、明、清各代法律都承袭唐律体系。除中国本国以外,在封建时代有些毗邻国家也采用,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等国的法律都属中华法系”。

        责任编辑:刘扬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70(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