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身体遇见与内心逃往的诗性之剧:《幻境》周宏斌艺术展 (作者:陈荣义)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28 18:05:30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春节我和周宏斌见面了,这让我很高兴。这不仅因为她是一个总能带给朋友开心的漂亮、聪明女孩,更因为在她身上还有一种做艺术的灵气。周宏斌的艺术灵气体现在短短的几年中她迅速找到了艺术创作的突破口,这从她作品的内容指向的文化针对性和形式、媒介、风格的诗性气质中一览无余。

          一

          作品《是你是我》系列中,周宏斌以自身清纯的形象不断出现在“操场”、“酒吧”、“车站”、“香山”等场所,这些场所里除她自己之外往日的同学、顾客、旅客、游客都不见了踪影。她的身体又是以不同行为瞬间凝固在同一个画面中, “她们”好象感觉彼此存在但又相互疏离。在这里,周宏斌把现实中热闹的公共空间(操场、车站、酒吧、香山)变成独处的私人空间,描绘了一个女性在未经外界诱惑的自足世界。

          作品《食人鱼》中,周宏斌自身清纯的形象却回到了一个私密的空间,她的身体同样以不同的行为瞬间并置、凝固在客厅、书房、卫生间等场所中。所不同的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她尽心养护、喜爱的鱼都从鱼缸跑了出来并来势汹汹的向她游来,毫无善意,以至于她措手不及。其实在《是你是我》系列《车站》、《香山》中她就遇见了那红色的鱼,但是在那里鱼好象没有惊扰她,反而吸引了她。相反,当她和那些鱼的距离拉近了反而是一种危险,于是原本比公共空间安全的私密空间也变得不安全了。周宏斌在这里呈现了一个女性身体遇见诱惑的世界。

          作品《马-平潭》和《冰河时代》系列:《马-平潭》中周宏斌的自我形象从场所中抽离了,留下了一个没有人存在的“动物世界”。前者是一群马从一个未知的时空被抛撒在南方的一个美丽的旅游度假的海滩上,享受着阳光,从此不需马不停蹄的奔跑。后者是一群 “动物”似在幽静的月光和深邃的海底下同栖、同嬉。这些“动物”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们并没有真实动物的原形,它们都是周宏斌依据她的视觉和内心的经验捏造的,就连那“树木”和“水草”也是她一手捏造的。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她的身体存在,也许她已隐化于某一个生灵身上了。这里周宏斌构筑了一个女性内心回归的静谧和和谐的世界。

          综观以上周宏斌的三个系列作品,其中形成了一种上下文的关系。而那充满雄性特征的红色的“鱼”是联系作品上下文的关键符号。那红色的鱼象征着什么?它吸引了她从自足世界里走出并且那么的喜欢它。对于女性来说,我们很容易产生联想:是物质世界还是情感世界?而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情感世界似乎都与男性世界有关。因为现在世界是由男性主宰的世界。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中说过:“现在是过去的发展,过去的全部历史是男人创造的。”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的女性解放似乎获得巨大成功,有人说,“中国的女性解放因为和平太久了,又赶上消费时代,自然阴胜阳衰。”这当然是反话。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中已经说过了,男女之间由于首先性别的差异只能在平等中求差别的生存,还有制度导致男女不平等事实的一成不变。由此,全世界依然是阳盛阴衰的世界。因此,女性艺术家在这种既定的父权制的社会中创作的观点是坚持基本的女性视角:要么揭示传统艺术史的父权制因素,要么表现不同于男性的妇女的经验。看来周宏斌属于后者。周宏斌表现了女性从自足的世界到遇见的世界再到回归的世界,并试图使这些女性经验变得可感知,发人深思和具有象征性。

          二

          作品《是你是我》系列、作品《食人鱼》、作品《马-平潭》和《冰河时代》系列在形式、媒介、风格上具有诗性气质。

          在周宏斌的作品中,运用的非常成功的形式元素是影像作品的构图。作品中被摄的主体,比如身体、鱼、马和虚假的“动物”以及能够说明作品语境的道具等都符合视觉中心位置的构图原则。通过被摄主体的“实”和次主体的“虚”的处理和对比,强调了“实”的细节以突出表达作品的情境因素,因而使影像作品的画面具有绘画作品的“光韵”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至于周宏斌作品的媒介而言,她选择了观念摄影,确切地说她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完成创作的。如果没有认真观察以为这些作品也象许多人所谈的观念摄影一样,在“观念至上”的标榜中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空洞无味。其实,周宏斌的观念摄影作品却要经过多道手续才能达到作品要表达的效果。做设计出身的她把拍摄到的物像(不同角度的多次拍摄)在电脑里按照主题需要反复拼帖、处理,通常一工作就是几天几夜。这当中作品在长期创作的过程中预先设定的主题(观念)有时是得到不断地深化,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可以说周宏斌是以精湛的多媒体技术支撑了她的观念,致使作品的虚幻情境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错觉,最终使作品具有了内在和外在的完整性。

          谈及周宏斌作品的风格,她既不同于女性艺术中以植物、云彩等自然影像为表现题材的与女性概念化特征发生联想的作品,也不同于直接以身体做政治和社会的景观的前卫作品,她的作品风格倾向于当前当代艺坛出现新的一种风格,即“奇幻设计”的风格(“设计学说”是2006年年世界许多当代艺术大展的学术主题)。高千惠说,“设计,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是一种人文生活品味的追求;设计,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则应该是一种以民生为考虑的生活美学。但现在,在资本的欧美艺坛,看到愈来愈注重民生的设计理念;而在亚洲艺坛,却反而看到愈来愈强调奇幻的设计理念。” “奇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由和时尚结合的特点。好在做设计出身的周宏斌其作品不是在设计夸张而奇丽的巴洛克样态中的“异术”(高千惠认为这是一种造型美学加上自由主义所变造出来的新设计流风),其“奇幻”背后真正注重民生的理念(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才是作品的品质。

          周宏斌作品在形式上的画的“光韵”效果和媒介上的“再延伸性”以及风格上的“奇幻设计”导致了作品出现了一种诗性的品质。而诗性的品质恰好是女性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如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所说的那样:限定了女人或多或少所直言不讳地去坚持的形而上学和智慧的是对肉体的世界和对“诗”的世界的双重忠诚。

          周宏斌作品具备了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艺术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女性视角”和“女性特质”。这两种品质在她建构的身体遇见和内心逃往的奇幻之境中,以诗性般的剧情展开来,作品表达的或许不是自传式问题而是她观察社会议题的一个视角。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7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