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爆火,离不开片尾一份长长的138家动画制作公司名单的集结会师,其中,少不了“深圳力量”的合力托举,鼎力相助——华强方特(深圳)电影有限公司、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作为联合制作公司,凭借卓越技术和艺术追求,为影片打造震撼视觉效果,成为影片成功的重要力量,最终成就了中国动画的“崛起”。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动漫产业一直有着良好发展,这得益于深圳动漫产业起步较早,注重打造产业链,市场环境日趋成熟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深圳也是《哪吒》导演饺子最初“发迹”的地方,十五年前,饺子导演的处女作动画喜剧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就是在深圳获得了首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网络人气奖”和“金鹏奖评委会主席褒奖”两项大奖。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十年里,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动画加工、制作、生产基地,曾吸引全国70%动画从业者云集于此。深圳的动漫企业参与过《人猿泰山》、《花木兰》、《狮子王》这样风靡全球的大制作,以年加工出口产值过亿的业绩,获得“世界动漫加工基地”称号,在生产中培养了不少动漫画人才,被誉为“中国动漫黄埔军校”。当时,深圳动漫产业引领全国,实现了从“动漫艺术”向“动漫产业”的激情跨越,并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向“原创”转型。
转身原创,开创“国家动漫基地”
国家广电总局在2004年4月20日出台《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为动漫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蛋糕”。原先为美国、日本代工的深圳动漫企业全部把发展方向投放到了国内原创。2005年,深圳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动漫游戏产业迎来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期。2006年深圳“国家动漫基地”建成,深圳动漫开始集群式发展,深圳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和深圳动漫园等迅速挂牌成立。深圳大部分中小企业聚集于此,依托园区优势,集聚效应已越发凸显。
随着这一系列动漫原创扶持政策的出台,深圳动漫企业纷纷进行动漫原创,根据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和认同,国潮文化也随着兴起,他们在视觉上会更加追求美、酷、潮。这也让很多本土原创公司在创作IP的时候,融入更多国潮和潮酷的元素表现得非常抢眼,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动漫IP,包括《狐妖小红娘》《熊出没》《同道大叔》《聪明的顺溜》《玩偶奇兵》《潜艇总动员》等经典IP。《风云决》《潜艇总动员》《憨八龟的故事》《福娃》等一批代表国内最高创作水准的深圳影视动漫作品也纷纷问世。
坚守多年,“深圳动漫”逐步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8月公映的中国首部国产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是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制作。这部历时5年、耗资1.3亿、汇集400余名动漫精英精心打造的巨制无疑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里程碑。《魔比斯环》原创性也让深圳动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自身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人才聚集,极大地推动了深圳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深圳围绕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培育了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动漫游戏企业和品牌,如腾讯动漫、华强方特、环球数码等,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在不断增强。这些企业领衔发力,在积极原创的基础上,将作品推广至国外,加快了深圳动漫走出去的步伐。像华强方特,已经成为探索国内IP主题乐园建设的领跑者。
在世界主题乐园权威研究机构国际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主题乐园和博物馆指数》中,华强方特旗下“方特主题乐园”以8569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从全球排名第五跃升至全球第二位,未来方特的乐园数量预计将继续增加。在动画电影的奇幻天地里,华强方特出品的《熊出没》大电影开启了现实主义与浪漫科幻的动画先河,用科幻观照现实,走出了独属自己的道路,至今已经出品11部,成为多年来占据春节动画票房的“常胜将军”。今年春节档的《熊出没·重启未来》,上映十天总票房超5亿。
近年来,动漫产业中的“深圳力量”助力中国优秀文化产品频频引发热潮,如去年的《黑神话:悟空》和今年的《哪吒2》,都是通过成熟的工业化产品、国际化的表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趣、灵动地展现在全球观众的面前。这些产业化程度高,具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发行,可以有效带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也有助于国内电影、游戏等相关产业发展升级,以及周边产业发展。目前,深圳动漫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从动漫原创到衍生产品的延伸,初步形成“一条龙”产业链。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深圳动漫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者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新闻漫画学会副会长、美术理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