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哈尔滨市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墙前了解文物 哈尔滨市博物馆供图
6月30日,一群参加完高考的毕业生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博物馆,在数字化展示墙前,通过手势放大、缩小、旋转藏品3D模型等体验,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内涵。哈尔滨市博物馆馆长张建鑫介绍,随着暑假的到来,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学生参观,针对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博物馆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系列活动。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内容,哈尔滨市博物馆在策展方面下足了功夫。该馆一方面引进“虎瑩:新时代新命运”“建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等国内外优质展览,一方面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出“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精品展”“丁香之城
春日花语——当代俄罗斯著名艺术家油画展”等展览,以此展现哈尔滨独特的文化魅力。
哈尔滨市博物馆还重点打造了集红色、文学、艺术、历史、非遗五大研学主题于一体的研学游品牌活动“行走的文化大课堂”,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研学中了解文物故事、增长历史知识。如“哈尔滨红色遗址手绘旅游打卡地图”红色研学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赵一曼烈士养伤室旧址等哈尔滨36处代表性红色遗址。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宣传教育处一级调研员高永兴表示,哈尔滨的红色文化独具特色,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
“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人文等信息,暑假期间,我们将利用馆藏资源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向学生们展示历史文化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哈尔滨市博物馆副馆长解萍告诉记者。据了解,哈尔滨市博物馆推出的亲子考古营、小小讲解员、非遗研学、历史研学等活动受到广大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暑期,哈尔滨市博物馆将在此基础上丰富活动类型,让孩子们在博物馆度过充实有趣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