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字画里的瓜果风情

        作者:彭宝珠2025-07-08 09:47:18 来源:中国拍卖网

          (1/4)居廉《瓜藕图》

          (2/4)蒋廷锡 《杨梅练雀图》

          (3/4)吴昌硕《桃实图》

          (4/4)齐白石《荔枝图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夏日的阳光热烈地洒向大地,万物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在这充满活力的仲夏时节,西瓜、杨梅、桃子、荔枝等时令鲜果纷纷登场,为人们铺展开舌尖上的盛宴。而在博物馆的字画藏品里,这些瓜果也以笔墨为媒,化作独特的艺术符号,在纸端晕染出别样的风情。

        晚清岭南名家居廉的《瓜藕图》,现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以绢本设色绘就,纵23厘米、横26厘米,以精妙笔触勾勒出别具一格的清凉与惬意。画面正中的西瓜是视觉焦点,顶端红得夺目,颜色自上而下渐次晕染变浅。在水、色、墨交融的笔触渲染下,西瓜好似被一层薄霜轻轻笼罩——这正是画家想要呈现的“起沙”状态,这时的西瓜甜度最高、口感最佳。画中还有一片缺了一角的西瓜,暗示有人正在大快朵颐。在西瓜的一侧,两块藕片与一小截藕尾相映成趣,藕身洁白如玉,透着鲜嫩欲滴的脆爽。画家特意添上一小片新绿荷叶作衬,既突出了藕的水灵,又以“莹白、翠绿、嫣红”三色交织,构成明快雅致的色彩交响。

        居廉以善用撞水、撞粉技法闻名。撞水法是在色彩半干时注入少量水,使色、墨产生丰富的浓淡变化,营造出阴阳向背之感;撞粉法则是先施薄粉,再注入少许水,将纸稍作倾斜,使粉色一边厚一边薄,形成凹凸效果。这些技法的关键,在于用水、用色、用粉的分寸拿捏,妙在似有若无、浑然天成,方能让寻常瓜果显现出灵动气韵。正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所说:“须于俗中带雅,方能处世;雅中带俗,可以资生。”居廉将夏日吃瓜赏藕的日常,以精妙技法提炼成画,恰是俗中见雅的生动诠释。

        清代画家蒋廷锡的《杨梅练雀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立轴,纵133.1厘米、横61.2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以山间清泉为背景,底部生长着萱草与剪秋罗,旁植杨梅树,枝头果实累累,栖息着两只练雀。深红色的杨梅与青绿色的树叶交织,那诱人的色泽,让人仿佛品尝到杨梅酸甜交织的味道。练雀羽毛洁白如雪,头颈处蓝黑相间,雄鸟尾羽修长如绶带,姿态优雅,与杨梅、花草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这般细腻生动的呈现,源自蒋廷锡精湛的没骨技法。他不依赖轮廓线,而是以色彩的浓淡晕染直接塑形,笔法工致而不失灵动;设色上,淡雅中透着明艳,通过色彩的自然过渡凸显物象的立体感。画面中,蒋廷锡还巧妙运用留白手法,以山间清泉增添动感,使画面静中有动、充满趣味。蒋廷锡为江苏常熟人,字扬孙,号酉君,又号西谷,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宫廷画坛开创了新风尚。这幅作品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丰富的自然意趣与生命活力跃然纸上。

        吴昌硕1916年创作的《桃实图》,为纸本设色画,纵139厘米、横33.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堪称其大写意花卉画的经典之作。吴昌硕将篆书笔意融入绘画,线条刚劲且富有弹性。描绘桃干和枝叶时,他运用中锋、侧锋等多种笔法,线条粗细、浓淡、干湿变化丰富,表现出桃树的质感和生命力。画面中,桃干从右上角凌空斜出,垂下一枝,枝上挂满大桃子,它们掩映在散乱的叶丛中,显得活泼灵动。色彩的运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份鲜活:画桃时,他笔蘸浓艳西洋红,直落宣纸,以淡黄色衔接,再加深红点染,让桃子色彩淋漓,果皮饱满得似要迸出果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子本就是象征长寿、福气的吉祥符号,吴昌硕更以自题诗 “灼灼桃之华,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点明主旨——借用东方朔偷桃的典故,寓意高寿祥瑞。画面右侧的行书坚劲自如,既补足了桃干留白处的余意,又以诗文拓展了画面意境。画上还钤有“俊卿之印”“昌硕”白文印,与诗、书、画融为一体,形成“四绝”相生的完整艺术形态,使作品更具文化内涵。

        齐白石的《荔枝图轴》,纵102.7厘米、横39.7厘米,现藏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此画据杜甫《病橘》中“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所绘,上有题诗。在绘画技法上,齐白石运用中国画传统笔墨,以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曲直,巧妙展现了荔枝的质感与神韵。他用淡墨勾勒果实轮廓,再用浓墨点染果皮斑点,让荔枝形态生动逼真。画面中,一串串红彤彤的荔枝与枝叶交织,色彩鲜艳夺目,整体布局疏密有度、虚实相谐,富有层次感。

        齐白石早年在钦州,曾目睹荔枝树硕果盈枝,品尝过荔枝的甜美滋味,这段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荔枝成为他的常用题材。画中荔枝不仅是自然物象的呈现,更被赋予“大吉大利”“平安多利”等吉祥寓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画作体现了岭南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观者赏画时,仿佛置身岭南荔枝园,感受到那份夏日独有的果香与甜蜜。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9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