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开新廿年 2025西泠春拍本月26日开槌

        作者:刘岳2025-07-27 08:45:04 来源:中国拍卖网
        开新廿年 2025西泠春拍本月26日开槌

        黄宾虹 《榘矱唐宋卷》长卷

        2025西泠春拍于7月23日至28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举行,本次春拍包含书画信札、印砚、文玩瓷器、现当代艺术等27个专场,23-25日预展,26-28日拍卖,是为钱塘江畔的一大年度艺术盛事。

        本次春拍特别策划推出:“榘矱唐宋·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纪念专场”“古代版画中的书画家专题”“清代金石家的书画专题”“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暨福州乡贤墨迹专题”“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专题”“曾在张园·张宗宪旧藏生活雅玩艺术专场”“国营文物公司藏印暨岭南印风篆刻专场”“奚鄂庐藏印专题”“阮元的金石世界专题”等专场专题。

        西泠拍卖在新的20年征程里继续秉承“学术指导拍卖”理念,在特殊年份推出重要人物艺术家的重要作品,用多门类艺术精品梳理脉络,呈献全面而深入思考的艺术收藏篇章。

        古代版画中的书画家专题

        本专题由明宗室朱颐厓市场唯一绘画作品《江山渔艇图卷》领衔。朱颐厓是版画史上重要画谱《画法大成》的作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此卷的面世,不仅可窥探明代宗侯子弟的艺术活动,亦补充其于美术史上的空白,更体现了其书画最真实面貌,极具史料价值。

        本次古代书法版块由八大山人市场唯一五尺整张《临河序》巨制领衔,此作由李仿陶、欧初旧藏,饶宗颐题跋,谢稚柳题签。作品突破12平尺有余,为八大山人巨制名品,用极淡墨,书于1697年,八大时年72岁。

        本作不仅是世间公认的八大山人晚年书貌的标准件,也是八大山人一生中最经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市场所见八大山人《临河叙》尺幅最大者,也是市场唯一一件八大山人《临河序》立轴,更对研究八大山人的临创观念,乃至明末清初书法中的临创观念与认知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金石家的书画专题

        严观、包世臣、师范、赵绍祖、程瑶田、何绍基、杨沂孙等22家金石学者邓石如、邓传密父子等作赠言集卷,是市场已知最大规模的有关邓石如、邓传密父子的文献资料,对研究邓氏家族与清代“碑学”意义尤为重大,充分展示了乾嘉时期“苏皖”地区文人布衣的往来交游,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丁敬浙江文人唱和诗册,厉鹗、周京上款,戴熙旧藏并题签,周芗畊鉴藏,陆绍云题跋。册中所涉文人为浙派“老中青”三代核心人物,皆为顶级浙派名家,又为丁敬重要金石友人、文坛诗友。丁敬浙江文人唱和诗集,诗文内容涉及追忆故友、赏花寄谊、古刹探幽、访碑寻迹、游湖泛舟等。充分展现了金石篆刻家对文人意趣的追求、雍乾之际杭郡文坛核心的缩影,以及“浙派”是如何崛起的。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

        暨福州乡贤墨迹专题

        林则徐鸦片战争前论江南漕运及地方治理的信札册,共51页,含林则徐花笺长信3通32页,及18家题跋19页。信札围绕晚清漕运状况及漕务改革而作,时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五年(1835),其中一通见载于咸丰二年(1852)刊朱为弼遗集《蕉声馆文集》,另二通未见刊载。三信写作日期凿凿可考,可据以补充林则徐日记、文集、年谱的阙漏。

        据诸家题跋可知,是册经朱为弼侄孙、侄曾孙递藏,并在1886至1948年的数十年间,遍邀林则徐后裔或友朋后裔、江南名流题咏。其中,林则徐后人即有林钧泽(孙)、沈瑜庆(外孙)、林步随(曾孙)、林灏深(曾孙)、李宣龚(外玄孙)、沈觐安(外玄孙),余如梁鸿志(梁章钜曾孙)、黄懋谦(陈宝琛弟子)、尚其亨(曾任福建布政使)等与林氏亦多有夙因。是以,此信札册不啻为重要的林则徐家族文献,更是汇珍闽中名贤墨迹的福建乡邦文献。

        榘矱唐宋·黄宾虹诞辰

        一百六十周年纪念专场

        《榘矱唐宋卷》乃黄宾虹寓居上海期间,寝馈唐宋诸家、融合金陵与新安画派风格后,以积墨之法绘就的重要山水长卷。卷内,宾虹兼取龚贤、髡残、石涛、樊圻四家风貌的同时,又自出己意,“黑宾虹”面貌初现。是其人于绘画实践、理论领域,返本而求,超越一派一宗局限的关键起始。上款人子通先生应为仲子通。

        黄宾虹90岁作《秋山图》作为宾翁“壬辰之变”后极具新貌的典型山水力作,正值其90岁视力几无之时,是其人晚年笔墨观念及“道咸中兴”核心画史论断的直接体现。有力见证着宾翁人艺臻至、超前未有之境界,似一幅凝结着世纪风霜的卷轴,在90高龄的黄宾虹笔下徐徐展开。

        近现代书画

        潘天寿《拟米家山水》借古开今。图中,潘氏即拟米家云山大貌,以“米点皴法”戏墨山水,并于款识内详论米氏绘事根柢之由来。所绘或为潘天寿综合江浙所见山川、楼阁景致高度提炼而成。其笔笔所绘,实则已内化为霸悍雄健的“自家云山”。其面目在潘天寿所绘山水中极其罕见,殊为难得。

        “观音”是徐悲鸿创作中最罕见、最高等级的题材之一。在他绘画生涯中极不轻易为他人所作,相较于奔马、雄狮等常见主题,目前所见其存世观音作品仅六件,文献记载有四件。本件作品创作于1937年的观音诞辰日,是悲鸿具有开创意义的首件观音题材作品。《白描观音造像》也是悲鸿笔下唯一一幅全侧身观音像,构图造像独特。

        《天下第二泉》为李可染江南写生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54年南下写生期间。此次写生之旅是李可染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他从师承齐白石、黄宾虹所奠定的深厚传统研习,转向“师法造化”的实践探索,并初步构建起其个人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图式。李可染通过画面中泉亭、古树、方池等元素,将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意,以及阿炳《二泉映月》的琴韵转化为视觉语言,使画作成为茶文化、音乐艺术与山水意境的三重载体。

        中外名人手迹暨孙中山

        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专场

        本次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专题,以孙中山书法、信札为脉络主线,以与他相关的辛亥革命战士为分支,特别设立“同盟会众元老墨迹板块”以及“辛亥革命元老重要影像板块”,重构出一幅有血有肉的孙中山及其同道者群像。

        其中,孙中山论为黄花岗起义筹款的重要信札2通4页,当分别作于1910年11月3日、1911年4月1日,披露同盟会内部分歧、海外筹款艰难,提出“革命党条条俱死路,只有发难与虏争死一条为吾人之生路”“吾党不得不冒险再图速举大事”,具可见孙中山领导革命之艰难和顽强,是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