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艺术中坚定的抗战意志——抗战期间的吴作人及其艺术作品

        作者:丁建忠2025-09-14 08:48:56 来源:中国拍卖网
        艺术中坚定的抗战意志——抗战期间的吴作人及其艺术作品

        重庆大轰炸(油画) 80×100厘米 1940年 吴作人

        1935年春,已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完成学业的吴作人收到徐悲鸿的来信,邀请他归国赴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吴作人携妻子李娜回国后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吴作人很快投入抗日主题艺术创作及抗日宣传行动之中,以画笔为武器,用艺术行动传达中华民族坚强的抗日意志,激扬华夏民众顽强的抗战精神。

        1938年春,随校迁到重庆的吴作人听闻第五战区一举消灭日寇敌军数万,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大捷的消息,欢欣万分。他马上和艺术系的青年教师商量,去台儿庄战地写生。他们要用画笔记录抗战成果,以反映和鼓舞军民不屈不挠、抗战救国的意志及精神。在徐悲鸿与时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艾伟等的支持和帮助下,吴作人、孙宗慰、陈晓南、沙季同、林家旅5位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吴作人任团长。

        1938年7月,在多方协调下,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乘火车到达河南信阳,后转乘汽车抵达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潢川。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亲自接待他们,并说:“要去前线画画必须赶快行动,切记千万不要走太远,现在前方有情况,你们暂不要先去台儿庄,就在商丘以西、潢川以北这一带走走看看。这一带有不少靠近前沿的临时战区伤兵医院、难民收容所及其他作战设施,你们可以去看看,收集些素材后就赶快回来。”

        经过这次战地写生,写生团成员收获了大量反映战斗部队、伤兵医院、难民生活的速写作品。回到后方,他们又有重点地进行再创作。1939年初,吴作人与战地写生团成员在重庆举行了一场反映前线军民抗战的速写画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这次画展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幅,要数吴作人自战地写生归来后,根据写生稿进行再创作的油画《赴战前夕》。这幅作品以凝重的笔触、沉郁的色彩对远处几个擎枪伫立的哨兵进行生动塑造,表现了战士们即将奔赴又一场新战斗的紧张氛围,从而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是无法估量的,大江南北山河破碎,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吴作人在这场战争中也同样蒙受了巨大的灾难。1939年11月底,在日本战机对重庆进行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大轰炸之际,李娜临盆生产,产子后即伴随胃痉挛旧疾复发,一时缺医少药,竟至延宕月余。最终,年仅28岁的李娜与才出生不久的婴儿先后离世。吴作人一时无法摆脱丧妻失子之痛,环顾居所,目不忍睹。在吕斯百等朋友的帮助下,吴作人临时安居在曾家岩明诚中学一间简陋的校舍里。

        也许是悲伤过度,吴作人突然遭遇左眼失明。好在有同事好友的陪伴,加上李宗津等五六个年轻画友经常在他住处作画并请他指导,不仅给了他生活上的帮助,更给了他珍贵而温馨的心灵慰藉。数月后,吴作人的身心渐得复原。然而,在日本战机对重庆连续不断的大轰炸中,吴作人的新居所又被炸毁,他不得不住进一座小山头上废弃的碉堡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

        亲人的离世和生活的艰难并没有使吴作人消沉、气馁。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吴作人将国仇家恨融到画笔中,创作出了一批主要以抗战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油画作品《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黄帝战蚩尤》《重庆大轰炸》等。有一天,吴作人在江南岸的山上,目睹了日本战机对重庆城的大轰炸,只见江对岸火光四起,烟柱如林,烟雾漫天蔽日,他马上拿出随身带着的速写本把敌人的暴行一一记录了下来。他又跑到江对面轰炸后的现场 ,映入眼帘的到处是残垣断壁、焦木碎砾,还有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回到家后,吴作人很快投入《重庆大轰炸》巨幅油画的创作中。这幅画宽80厘米、长100厘米,也许在今天看来并不算大,甚至称不上是巨制,然而在物资相当匮乏的战争年代里,这个尺幅之大却是不多见的。这幅作品承载着一位历经磨难的中国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对祖国和亲人至真至深的热爱与柔情,以及对侵略者坚贞不屈的反抗决心。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前辈艺术家在家国危难时刻,用艺术行动救亡图存的艰难而光荣历程,以赓续前辈艺术家心怀时代、心怀民族、心怀人民的优良传统,激励当代艺术家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作者为吴作人艺术馆原副馆长)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