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工笔相对应的是写意。工笔画法出现较早。远在魏晋时期就被画家采用,并成为主要的或唯一的表现技法。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就是用工笔画法创作的。隋唐至五代两宋,工笔画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达到了成熟。工笔作为一种绘画技法,一般是在经矾水加工过的熟宣纸或熟绢上,用工细流畅的墨线勾勒出所画物象的轮廓,也称白描稿,然后用淡墨或色晕染出物象的阴阳向背,在此基础上染一层底色,一般是石绿用赭石作底色,石青用花青作底色,等等,底色染好后可正式上色。因设色重轻、浓淡、厚薄的不同,工笔又分为工笔重彩和工笔淡彩。不管是淡墨晕染,或是染底色、正式上色,都要在每着一笔墨或色后,用含有清水的毛笔晕染一次,以冲开墨或色的痕迹,而且要反复进行,即俗称的三晕九染。因在晕染设色过程中覆盖了部分轮廓线,因此,待最后一次色着完后,要视所绘物象的不同,用墨或色依原轮廓线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