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理论 >>
    1. 紫砂陶史概论 顾景舟
    2. 宜兴陶瓷生产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各个方面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调查所累积的文献资料来看,宜兴地区的制陶业开始于原始社会时期。 根据宜兴全境内分布的古窑普查数据,宜兴陶瓷业的起源该不晚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张渚区归径乡的骆驼墩、唐南村以及鼎蜀区洑东乡的堘(cheng)里村、元帆村(下层)都找到了以细埿制的红衣陶钵、夹砂粗红陶鼎、釜及牛鼻式耳罐为特征的陶器,它们与磨光的石斧、石锛共存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器的主要特征都与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类型”特点相一致。 考古调查发掘的大量文物资料,说明随着生产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从事宜兴陶业生产的原始居民的制陶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与太湖周围的其它氏族社会生产同步向前发展着。在同一个文化遗址,如鼎蜀附近元帆村的迭压(中层)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发 [详细...]
    1. “从马背到书桌”—紫砂扁壶造型来源略考
    2. 一直以来,对于虚扁壶形就非常喜爱,其扁圆的器型,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的感觉。它的个性鲜明,造型美观,令人玩味不尽。也正因为其独特的造型,使我产生了探寻它造型来源的想法,故以此篇小文略作钩沉。   说到紫砂中的扁壶,最早见于明代时大彬款制作的调砂“虚扁”,其后名家均有制作,此类器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扁”。根据紫砂壶造型不外乎仿生象形、仿古青铜器、几何抽象等方法,我们还是先看青铜器的扁壶,以资对比。   扁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700年)。陇县曾出土高20cm,宽20cm的铜扁壶,作酒器用。战国时代的铜扁壶就已经很精美了(见藏于史密斯博物馆的战国扁壶)。这就说明,扁壶造型在中原文化中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时期的扁壶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介绍中说它是“扁体 [详细...]
    1. 解析南禅寺出土茗壶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2. 作者:[宜兴陶协] 来源:[江苏陶艺]   1991年,无锡市南禅寺基建工地的数处古井中发现文物,无锡市文管会、无锡市博物馆闻讯后前往作了现场调查。经观察,这些古井均为无井砖之土井,具有明代水井的特征。其中,妙光塔北侧百米处一井中出土:有紫砂壶(失盖)一件,该壶肩平、底平呈鼓形;无把、肩部饰银锭式四系;器壁较薄,器里留有中腹接胎痕;胎质较粗,内杂粗细不一的黑色颗粒;还可见飞釉泪痕(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有陶罐一件,广口、口沿成流形;深腹、腹稍圆;贴附双条形把(宜兴羊角山古窑址曾出土此种双条形把标本);器壁较薄,显均匀,底面可见大片烟垢焦痕(图五)、(图六)。有明正德年间景德镇民窑青花茶盏一对,器形作压手杯式,饰折枝三果杂宝纹(图七)。有汲水陶瓶二件,其中一件肩部压印佛教“卍”字符号。这种口小、底足小, [详细...]
    1. 浅析宜兴紫砂地缘特性及其优势
    2. 从混沌初开,历亿万年沧海桑田之变,造物主己为地球划分出不同的物质层面,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宜兴丰富的陶土资源是上苍的恩赐,紫砂陶土在于年前就逐渐为制陶人所认识和应用,催生出宜兴紫砂陶这一特殊品种,经历代陶工薪火相传,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紫砂器,以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和优异的实用功能而卓著声誉。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宜兴紫砂”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换言之,宜兴是紫砂的独产地,紫砂是宜兴的大名片。现从紫砂地缘特性与紫砂器的发展作一初步阐释。      紫砂泥,地缘特性的载体      众所周知,紫砂泥被称为陶都的“五色土”,历史上早就 [详细...]
    1. 徐汉棠谈石瓢
    2.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其品种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创作过。并在此形上创作三开片石瓢,均受人喜爱。吾认为还是以高石瓢为最,就以高石瓢为例谈谈其造型特点。   高石瓢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要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盖虽是平盖,但实质上中高周低,中间和边沿有一毫米的差距;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要和顺而又要突出盖板线的圆整有劲。   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要抓住每一个细部:桥中 [详细...]
    1. 浅论宜兴紫砂壶艺的变迁
    2. 16世纪初起,宜兴紫砂壶开启了奠定以后成就的基础,历代名家辈出,承前启后,茶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创新的造型层出不穷,有顺天地万物之自然形态而成者,有凭自己创思巧心独远而成者……蔚为大观。 宜兴紫砂壶,应不止起于明朝正德年,而以自正德年后才大盛比较合理,任何文化之形成,都是经过长久浸延而不是成于传说或一夜之间,宜兴紫砂壶之珍贵,不仅止于制造,更在其原料、塑壶之土,并不是山坡山麓,俯拾可得,而必须如挖煤般,深入山腹或地底,陶土挖出后,在制壶之前,必须经过淘炼、配方,并放入地窟静置后才能制造,泥矿的探测技巧,泥矿储量的多寡,工人挖掘之辛苦,即为壶器奠定了名贵的契机。 至于宜兴紫砂壶的造型,人们一般将其分为“筋纹型”“自然型”“几何型”及&ld [详细...]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2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