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举行
    2. 蒋长虹 妖娆 2011年 日前,“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杭鸣时粉画艺术馆拉开帷幕。蒋长虹(1964—2019),天津人,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生前任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他在粉画领域有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大胆实践,他用手中的画笔,展现出一个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本次展览分为“当爱绽放时”“充满回忆的家”“沿路的风景”“我的灵魂在歌唱”4个章节,共展出部分捐赠作品121件及文字资料。这些珍贵展品,皆源自蒋长虹遗孀王晓梅女士的慷慨捐赠,她捐出了丈夫生 [详细...]
    1. “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展出
    2. 张培础 表决 160×280cm 2021年中共四大纪念馆藏 “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近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共展出作品70余件,题材丰富,包括主题画作品、戏剧人物、海上画家造像系列、人物写生系列、人体系列等。 从本次展出作品的主题可以发现,张培础关注生活中的个体,尤其是身边的都市人物。他常常将视角聚焦于现代都市生活,打破了传统人物画多以古代仕女、少数民族或农村题材为主的内容固化现象。他的作品多描绘现代都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场景、神态和情感,展现出都市生活的独特韵味和时代特征,我 [详细...]
    1. 目前不会出现超过古代书法的“书风”与“书体”
    2. 采古今能书人名,今天是“无与伦比”的。尽管古代中国的毛笔书写是常态,终因生产力低下,有机会进行文化学习和毛笔书写的人并不多。计算机时代,毛笔书写已退出生产生活了,可是,以艺术的名义进行书写的人却越来越多。各级书法家协会是书法家们向往的组织,数以万计的会员,体现着当下书法学习和书法创作的体积和容量。 参与人数的多寡,不是某一领域和行业是否兴盛的指标。滚滚而来的书法大军,多如牛毛的展览、评奖,改变了自古以来的书法生态,我们突然发现,貌似繁荣的书法创作,已经没有“沉痛彻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的境界了,取而代之的是笔法的变化,形式的调整,色调的强暗,种种外在的虚荣,成了当代书法追逐的目标。 应该说,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代书法的艺术自觉是明确的,所取得的成绩是 [详细...]
    1. 冲击力可以有但审美不应降维
    2. 近些年来,书法艺术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在流量经济大行其道的“刷屏时代”,一向文质彬彬的书法创作变得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强。冲击力强的书法风格的日趋凸显,与时代背景的影响、人们艺术观念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信息传播的迅速便捷,人们接触到的文化元素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这种“快餐文化”主导下的大环境中,能够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触动的艺术形式自然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当代艺术强调个性表达和创新意识,书法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对创新和个性的追求,反映了审美观念从传统的注重规范和典雅,向更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的方向变迁。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 [详细...]
    1. 辩证审视“视觉冲击力”现象
    2. 金农 佛像轴 133×62.5cm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当今书法创作中,视觉冲击力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强调直接的感官刺激和直觉审美,迎合了大众“追奇尚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书法从实用为主向欣赏为主的价值转换。当下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究竟是审美的“降级”,还是书法发展到当代的审美“变迁”?这是一个值得当代书坛关注探讨的问题。 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现象 概括来说,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突出表现。 一是夸张的造型与 [详细...]
    1. 挖掘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力量
    2. 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社会整体审美素质。这几个词,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冲撞。 先说一个人,齐白石。齐氏的画风,开始并不是那个样子。他北漂之后,据说是学八大山人的风格入市,可是当时并不受欢迎,门庭冷落。后听陈师曾之劝,自出新意,把画的风格从冷逸荒寂转变成热烈明快,仍然是生活中的花草和物件,加上大红大绿的色彩,甚至独创了红花墨叶的组合,就变成极具生机、极富喜庆的样子,活泼泼,水灵灵,人见人爱。神韵中所饱含的自然生机和昂扬力量,恰恰是当时京师的人们所共同向往的。 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齐白石就是从自然中捕捉素材,通过艺术提纯,创作美术作品,并能在其时代和后时代恒久流行。他就是一个使流行文化兼容传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实践者,说他在完成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整体审美素质的提升,不 [详细...]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