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卞少之:一言万语

        作者:正在核实中..2025-04-04 09:41:28 来源:网络
        卞少之:一言万语

        策展人:杨天歌

        卞少之的个展,“一言万语”,集中展览了艺术家自2018年以来的三十余件新老作品。这近十年的时段,见证了卞少之从此前的创作中踏步而出的历程,也铭刻着他在新途中前行的印迹。“一言万语”,似指言谈,实谓绘画,比拟并概言了这段绘画新途的理想与追求:不愿千言万语、喋喋不休,或只会言不尽意;而是宁愿克制少言,借诸有限话语,激发振荡回声,进而生成无穷之余意。

        卞少之创作油画,有他特殊的语法。不同于习见的厚涂与覆盖,他偏爱将油画颜料调至轻薄、透明的质感,再进行色层有限、落笔克制的创作。因颜色轻薄,不过度塑造,绘画有了平面化的质感;因避免色层的过度覆盖,画面近乎袒露,而笔触与形迹具现。这使得卞少之的油画,布面也好、木板也罢,有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韵味——从气息上,均以寥寥数笔追无穷意蕴,说有限之一言而欲含无尽之万语。卞少之不避讳书法性(calligraphic)笔触在油画中的应用,也乐于容纳古画的形式(如长卷)进入画面的构图,但是他不是一味地崇古,而是借由多元的当代生活题材化纳传统之精神,意图与其精神相挽。有限的画层,少量的笔触,以及写意的表达,使得卞少之的绘画看似自然轻松,但事实上,意欲抵达这一结果的过程却不乏痛苦与焦灼。看似一挥而就的寥寥数笔,时常凝聚着画家深思熟虑的观察与考究。卞少之2023年曾“临摹”一幅《贝多芬第十号奏鸣曲Op.96手稿》,这页手稿中,大量的涂抹痕迹显示了作曲家的纠结与挣扎,但是最终的乐章中,这一段又是最为平和、宁静的。这张“临作”好似创作者心灵相惜的印证,即关于创作中的矛盾与统一:在此,多与寡并非两极,平静与焦灼亦可共存,克制与浪漫同为一体。其底色是关于艺术创作的观念,把苦痛与纠结留给自己,而将轻松平静流露在外,于艺术家而言,是自我的要求和一种修养。

        技法的别样、表达的追求,尤见于卞少之的油画,而在其小尺幅的水彩创作中也一以贯之。在内容层面,卞少之的绘画题材则极为贴近他个人的成长以及丰富的生活:自喻的猴子、嬉戏的鸭与鹅、花木果蔬、天象星盘,是活色生香的现实,幻化为画面中的多种静物、动物与变体的风俗画。展览的前、中、后段,粗疏划分为“东西”“长物”“窗前月”三个板块,它们略有区隔而又交织呼应。“东西”之双关语,既是绘画之静物的展示,也是画法、画题之融贯中西的隐喻(如2019年的《向乔托致敬》与2020年的《仿宋李安忠晴春蝶戏图笔意》);“长物”所取,皆乃生活非必需之品,却值得玩赏,或有心灵寄托,是艺术家生活趣味的彰显;“窗前月”则不止于月色,天象变换,时移世变,寓有艺术家之生命感悟乃至宇宙观,是不止于天地间的永恒探索。

        本次展览呈现于一处规整而敞亮的长条展厅。修长的空间中,展览特设五面木结构展墙,平折分明,环绕通透。五堵墙,两面平行,三面构成折角,此从卞少之画中来,一如他偏爱的直笔与折笔;五面展墙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游览其间,视野与气息均有贯通,此亦从卞少之画中来,有如他在薄涂的画中追求的鲜活感与生命力。

        “一言万语”因而构成了一次艺术家阶段性的回顾叙述,展现着卞少之的笔意与画意之独树一帜的地方,而这一总结,也是他下一步的探索的新起点。“一言万语”中汇集的诸多作品,以寡言的笔迹,生成着多声的交响,激发着未来的可能。


        关于艺术家

        卞少之

        1984年1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卞少之的个性语言完美融汇了东方特有的笔墨质感,具有超逸的抒写性。他自如地运用水彩、油画等各种材料,与东方气韵浑然一体,以独特的视角与手法,创作出朴素又浪漫的超然臆像,寓意轻松而深刻。卞少之的作品里有时间和空间流动的痕迹,他不断向内及向外地编织与延伸其线索,引发观者对于个人成长和外部环境的共鸣。


        关于策展人

        杨天歌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

        北丘当代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北京大学博士生。杨天歌曾于云美术馆、69ARTCAMPUS、北丘当代美术馆、户尔空间、歌德学院、中间美术馆等地策划“兴之所至”“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晦暗里,身体循光深潜”“合作,为了污染,不为完善”“佛系青年:冷漠与共”“海面之下是火山”等群展,以及诸多艺术家的个展。他是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墨缘:艺术史研究与写作资助计划”中国当代艺术写作方向的首届获奖学者。他长期关注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本土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并在近期的研究中聚焦于人文地理视角下的身体、身份认同与民族形式建构问题。


        关于松美术馆

        松美术馆地处北京市顺义区温榆河畔,由著名设计师周光明先生担纲设计,2017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2021年丁泽华先生出任馆长,全面负责松美术馆的运营和管理。

        松美术馆目前拥有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丰富藏品。美术馆的运营聚焦“收藏”、“研究”、“传播”与“教育”,努力形成带有前瞻性的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新视角。松美术馆的目标是通过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合作,大力推动并展开深层次的当代艺术研究展示与实验项目,增强美术馆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建设,自觉做好民营美术馆面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角色。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7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