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成为自己

        作者:正在核实中..2025-04-04 10:03:09 来源:网络
        成为自己

        开幕时间:2025-04-05 15:00-18:00


        物品镌刻记忆,时光流逝,痕迹犹存。展览【成为自己(I Grew Into Myself)】汇集了五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构建了一个多元而立体的对话空间。在这些作品中,人工智能的算法与人类情感相互碰撞,童年记忆的碎片与离散经历的回响交织重叠。她们通过对物质性的探索,解构了社会阶级的固有边界,又在情感的本质上,找到了跨越时代、文化差异的共同语言。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们在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确立自我定位的自传式表达,旨在抵抗并挑战那些不断在制造和延续不平等与不公正的历史叙事。展出的作品涵盖多种媒介,经过多重文化与历史语境的重构与去语境化,交织出一幅个人经验的视觉叙事,传递出跨越世代的深刻且具有影响力的当代之声。


        关于艺术家


        阿娜利亚·萨班

        Analia Saban

        出生于1980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现工作和生活于美国洛杉矶

        阿娜利亚·萨班(Analia Saban)的创作横跨并融合多种艺术媒介,持续颠覆着观众对绘画或雕塑的传统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萨班的作品形成了创新的混合形式,复杂化了这些传统类别,重新定义了它们,同时深入探索了艺术、材料和技术的历史。

        2016年,萨班购入了一台织布机,最初是因其独特的形式而非功能所吸引。然而,她很快再次开始重新思考绘画的创作方式:她并非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而是将干燥的丙烯酸颜料制成膨胀的“线”,再与亚麻布有序地交织在一起,创造出颜料与画布真实交融的作品。她的部分编织画布作品为纯粹的抽象构图,涉及极简主义绘画的历史;而其他作品则暗示着门廊、窗户,甚至是Photoshop中的数字渐变图像功能。

        萨班发现,编织历史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这一发现促使她创作了越来越复杂的挂毯和墨水纸质作品,这些作品基于历史电路板的设计。此外,真实的电路板也成为了萨班不断发展的创作实践中的新材料,她的艺术实践持续探讨着当代社会中关于艺术及其意义的根本性问题。

        萨班的作品曾在全球多个美术馆举办个展,包括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2019年)、上海乔空间(2017–18年)、休斯顿布拉弗美术馆(2016年)和帕萨迪纳军械库艺术中心(2014年)。近期群展则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2024年)、洛杉矶盖蒂研究所(2024年)、洛杉矶郡立美术馆(202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林肯谢尔登艺术博物馆(2022年)、达拉斯The Warehouse(2022年)、威廉斯敦克拉克艺术研究所(2020年)、洛杉矶马西亚诺艺术基金会(2019年)、洛杉矶汉默美术馆(2018年)、贝鲁特Aïshti基金会(2016年)、迈阿密鲁贝尔家族收藏与当代艺术基金会(2015年)、挪威国家博物馆(2014年)、根特Kiosk(2015年)以及巴黎东京宫(2013年)。


        宋贤淑

        Hyun-Sook Song

        出生于1952年,韩国潭阳

        现工作和生活于德国汉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贤淑(Hyun-Sook Song)创作了一系列以粘土罐、木杆、丝带和编织纺织品为核心元素的作品。这些元素置于宁静的单色背景之上,展现了光与运动在物体之间及其周围的存在,赋予她的画作一种强烈而怀旧的召唤感。每一幅画作不仅指涉了艺术家记忆中所承载的短暂事物,也体现了记忆本身不断变化的感知。

        宋在创作时,采用直立站姿,将画布平铺于地面。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本身即是一场身体表演。她在铺于画布上的木板上保持平衡,通过深度的冥想与节制的呼吸,精准地控制和释放笔触。每一道书法式的笔划都记录了一次独特的动作,反映了艺术家内在的精神状态。同时,她的作品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保持着冷静的平衡,与极简主义和观念绘画的历史产生关联。在这种创作中,经过简化和重复的动作为无限的变化留出了空间。

        宋的作品目前在汉堡美术馆(Hamburger Kunsthalle)的群展“Isa Mona Lisa”中重要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0月18日。她曾参与的部分重要个展与群展包括:汉堡美术馆、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光州美术馆、波兹南双年展、首尔三星美术馆(Leeum Samsung Museum of Art)、东京森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伯克利美术馆、汉堡戴希托尔艺术中心(Deichtorhallen)等。

        她的作品已被多家机构收藏,包括伯尔尼美术馆、波恩美术馆、汉堡美术馆、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首尔三星现代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福冈亚洲美术馆、首尔美术馆、光州美术馆以及京畿道美术馆等。


        卡里·厄普森

        Kaari Upson

        1970–2021年,美国圣贝纳迪诺

        曾工作和生活于美国洛杉矶和纽约

        卡里·厄普森(Kaari Upson)的创作涵盖雕塑、视频、绘画和素描等多种媒介。近二十年来,她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将自传性与集体性的创伤、恐惧和幻想交织在一起,深刻揭示了所谓的“美国性”或“美国精神”。这位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巧妙地运用带有颓废气息的意象,直接触及观众的心理舒适区,以强烈而感性的方式唤起对失落与不稳定的感知。

        厄普森的作品探讨了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重叠、裂隙与错位。这不仅体现在概念上,也体现在她将物体进行铸造、剥离“表皮”并颠倒呈现的身体化创作过程中。她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考古学与法医学的方法,创造出怪诞而层次丰富的场景,以意想不到的力量挖掘并呈现个人与集体的潜意识欲望与记忆。她的作品展现了一个极度不稳定的主体,批判性地描绘了后资本主义美国文化中种种迷恋、执念、神经症与被压抑的幻想。

        名为《玩偶之家——回顾展》(Dollhouse – A Retrospective)的卡里·厄普森大型回顾展将于2025年5月在丹麦赫姆勒拜克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她的个展与专题展览包括:洛杉矶汉默美术馆(2023、2007年)、雅典Deste基金会(2022年)、巴塞尔美术馆(2019年)、汉诺威美术协会(2019年)以及纽约新美术馆(2017年)。

        她参与的群展包括:纽约安南代尔·赫塞尔美术馆(2024年)、Museum Beelden aan Zee(2024年)、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2023年)、诺丁汉当代美术馆(2022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克利夫兰美术馆(2021年)、丹麦赫姆勒拜克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2021年)、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2020年)、阿斯彭艺术博物馆(2019年)、德国赫尔福德玛塔美术馆(2018年)、第15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7年)、2017年惠特尼双年展、贝鲁特Aïshti基金会(2015–16年)、纽约高线公园(2015年)、迈阿密鲁贝尔家族收藏馆(2015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4年)、法国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以及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13年)。此外,她的作品还在2019年和2022年的第58届与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


        王行云

        Wang Xingyun

        出生于1997年,中国北京

        现工作和生活于美国纽约

        王行云的创作过程细微入至,她将颜料和胶水混合,在厚厚的水彩纸上层层叠叠地铺上轻薄的纸张,从而形成富有质感和肌理的表面,以唤起人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绪和想象。她利用视觉营造触觉,破裂、融合、坚硬、流淌,种种物质的特性如思绪一般交织在作品表面,邀请观众在巨型尺幅构建出的虚构景观中思考动荡、脆弱和力量等主题。在她质感丰富的作品中,行云将暗示灾难事件后果的叙事交织在一起,用低沉的色调暗示着危险和韧性.她的作品点缀着滴落的颜料、穿孔的动、破损的纸屑、仿佛会扎入眼中的玻璃片等元素,凄美婉转地暗暗提醒人们存在的脆弱性,而猩红的痕迹和身体印记则是人们在面对这一切时奋力抵抗的象征。

        深受个人身份认同在社会中带来的困境,艺术家发现自己克服恐惧和无助的历程与她所使用的材料的强韧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纸张 — 脆弱、柔软、适应度高,但却在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在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地被使用、保存、记录者桩桩件件辉煌的、灿烂的史诗。行云通过她的艺术作品证明了记忆和蜕变的持久。每件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关于力量、毅力和韧性的故事,使观众沉浸在她所创造的错综复杂的叙事和质感景观中。

        王行云近期的展览包括:“Glitch”,BROWNIE Project,上海,中国(2024年);“第四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博物馆,新疆,中国(2024年);“传播:悬浮的根 (Propagation: Suspended Roots)”,Studio 9D,纽约,美国(2024年);“家就是你,此时此刻(Home is You, Right Now)”,Ruby/Dakota 画廊,纽约,美国(2024 年);“地心之旅”,上海外滩艺术中心,上海,中国(2024年);“江湖:离散的中心”, 桉画廊,杭州,中国(2024年);「表 面(Surfacing)」,纽约,美国(2023年);“每 天感谢上帝,整个房子没有烧毁”,亨特学院,纽约,美国(2023年);“窥视幕后”,鲍勃画廊,纽约,美国(2023年);“可怕的可怕 (Terrible Terrible),205哈德逊画廊,纽约,美国(2023年);“纸浆”,Pierogi画廊,纽约,美国(2022年);“禁果”,钢琴工艺画廊,波士顿,美国(2021年)。王行云曾就读于巴德学院,并于2021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她目前在纽约市亨特学院硕士课程的最后一年。


        玛吉·李

        Maggie Lee

        出生于1987,美国新泽西

        现工作生活于美国纽约

        玛吉·李的艺术创作涵盖雕塑、装置、摄影、独立杂志及影像等多种媒介。她的影像作品将个人记忆与流行文化元素相融合,通过自我记录与拼贴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视听语言。其创作植根于童年与青春期的个体生命经验,以充满童真的视角解构成人世界的规范,构建出梦幻而富有张力的艺术世界——在这里,叛逆与柔软共生,纯真与迷幻并存,危险与魅力相互交织。

        玛吉·李部分近期展览包括,“A Maze Zanine,Amaze Zaning,A-Mezzaning,Meza-9”,David Zwirner,纽约,美国; “Making a painting,Matthew Marks,洛杉矶,美国; “The Pratice of Everyday Life”,Derosia,纽约,美国;“冲刷”,Meredith Rosen,纽约,美国;“Des corps, des écritures”,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魔发精灵花园石像鬼”,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Vintage Paintings”,Jenny’s,纽约,美国;“Daytime Sparkles”,纽约诺德斯特龙,纽约,美国。她的重要机构收藏包括:惠特尼艺术博物馆(美国)、拉斐特预见基金会(法国)和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等。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772(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