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5-04-12 15:00:00
赞助:潮仁坊、丰园楼
“艺术是永恒的,它必须超越时间。”徐正宏的创作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实验,始终在东西方精神的交汇处汲取属于他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既非对西方绘画语言的直叙,亦非对东方意象的再现。我们在交叠的画面中可以联想到地质层断面的记忆:模糊肌理暗示潜意识沉积,突变的笔触呼应情感事件的断层。这种团集结构拒绝线性叙事的单调性,转而步入现实的碎片性。徐正宏的作品超越了浅滞的视觉美感,仿佛在无声中诉说着时间的力量。
徐正宏在自己的精神维度构建出多重空间,他的画面带有“裂隙性”肌理感又蕴含生命力。那些未被言说的矛盾、未经历的轨迹与暗涌的张力,共同编织成一张充满可能性的网。其画面中还凸显一种静谧感,但此时的静谧不再是虚无的画面,而是一种蓄积的势能;未完成亦非缺憾,而是对时间流动的真实记录。
他在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否定性逻辑,画面的覆盖与显露构成动态的系统,色彩的碰撞与渗透形成持续的对话关系,那些看似随意的色块堆叠,实则是变幻的思维轨迹。这种不断自我质疑的创作机制,最终让作品成为精神世界的载体。
部分作品的尚未封边,并不是表面征象。画布边缘未被裁剪整齐的部分,既抗拒着画框的规训,又拒绝堕入一种无序性。这源于他在创作实验和沉思中潜意识形成的留白,被完美包裹的画面会扼杀观者的想象空间,正如过度修饰的生命叙事终将失去真实的力量。那些未被收束的边缘成为时间的定点,既标记着创作过程的具体时刻,又隐喻着生命进程中那些未被定义的限阈。
艺术未完成的精神,恰恰是徐正宏对现实的显映。他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另一种真实的过程,那些看似定格的色彩与线条,既凝固了某个瞬间的痕迹,又通过未完成的状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封存在同一维度。
文/甘乙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