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象的记忆:记忆・时间・历史三部曲之一

        作者:正在核实中..2025-07-29 09:49:50 来源:网络
        象的记忆:记忆・时间・历史三部曲之一

        开幕时间:2025-08-02 16:00:00

        策展人:贾斯汀

        艺术总监:李海洋

        在中原大地,一道回望的目光触及时间的沉积层。本次展览的起点并非艺术作品,而是一块路牌。在从郑州到安阳、洛阳的旅途中,公路指示牌上反复出现的象形图案,不是神话中的巨兽,而是地域身份的一种日常象征。对一位海外华人而言,车牌上的“豫”字在这一刻闪烁出新的意义:其偏旁“象”唤起了一种超越个体的记忆,进入了风土与语言的深层时间。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学者伊懋可 (Mark Elvin)的《象群的退却》部关于中原大象如何曾经广泛分布、却因农业发展、人口扩张与气候变化而逐渐南迁的生态史。象,成为一种“退却”的意象。它象征着被文明覆盖的事物,也象征着依然隐约存在于地名、符号与地方习惯中的残迹。

        古时的河南被称作“豫州”,是《尚书》中所载“九州”之一。作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地理与象征中心,河南大地深埋着王朝更替、都城兴废的地层记忆。而“豫”字,除却行政用途,还保留着生态与精神层面的回响。一个省份简称中所蕴含的大象踪迹,说明记忆不仅存在于纪念碑中,也潜伏在语言的缝隙与忽略之处。

        这样的“察觉”成为一种回归。从一个在中国之外成长、却始终与文化记忆相系的视角来看,往往是那些细微之物、 符号、肌理、语调、最为动人。在博物馆展陈与考古重构中,夏商王朝的图像母题、饕餮纹、蟠龙、对称兽形、竟与东南亚的视觉语言产生奇异的共鸣。这些造型的共振,或源于千年交流,或是被遗忘的迁徙路径,或是彼此独立的宇宙观所产生的相似意象,它们说明记忆并不受国界限制。它流动、折射、重复、不仅存于被保存之物中,也活在“相似”之中。

        《象的记忆》聚集来自中国与东南亚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所思考的历史,并非一条线性的编年,而是一种介于私人与公共之间的重写与重叠。他们的作品并不单纯回顾过去,而是追踪历史如何渗入当下。有些艺术家通过媒材唤起沉积之感;有些则借由姿态、重复或抹除,触碰记忆的模糊边缘。在他们之间,历史呈现出不稳定、开放、亲密的形态。当我们“为了遗忘而记住”,记忆反过来成为遗忘的工具。或许,仪式正是反复在同一表面书写,直至原有的痕迹模糊不清。

        地理是否也是记忆的载体?中原的空气干燥,风吹麦浪,河床随朝代更迭而迁移。而向南,湿热扑面而来,林叶卷曲,象群仍漫步于云南的森林,并延伸至缅甸、泰国与印度。在干燥与湿润之间,展开了一张记忆的地图:它跨越青铜器与热带雨林的石雕,跨越平原与丛林,从遗忘作为生存策略到记忆作为抵抗姿态。在这样的空间中,《象的记忆》展开不是作为怀旧,而是作为一种重新看见之举,看见那些早已存在,只等待再次被察觉、唤醒的事物、唤醒我们曾称之为“历史”的存在。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97(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