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名人访谈 >> 紫砂
      分享到:

      张正中说紫砂壶是有灵魂的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20 16:48:18 来源:网络

        宜兴陶艺家张正中周末来汉与藏友交流

          “好的紫砂壶不仅要有好的材质和工艺,还要有思想,有思想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紫砂优秀青年陶艺家张正中周末在徐东古玩城与紫砂收藏爱好者交流收藏与鉴别经验。

          千年陶都走出紫砂名家

          景德镇产瓷器,宜兴产陶器。据了解,宜兴制陶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着名的“陶都”。它是我国唯一的紫砂产地,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制作紫砂器的名家,如邵友兰、顾景舟等。

          五一期间,程辉、张正中、陈岩、王辉、程悬、蒋立峰等多位宜兴紫砂名家在徐东古玩城,与武汉的收藏爱好者进行了交流。其中,张正中一脸络腮胡子 的“造型”最引人注意。他的作品以其感性创造在理性紫砂世界中独树一帜,并被誉为学院派传统融合的典范,曾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

          “粗制”作品赢得美国教授赞叹

          作为宜兴的紫砂制作名家,张正中还经常到国外进行紫砂专题讲座,其中的一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那是我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讲座时,只有一下午 的时间,为了讲解制作工艺,我只粗略地做了一个紫砂器具。”张正中说:“没想到下课后,他们陶艺系的主任来跟我说,全美国都没有制作陶器这么精细的人。”

          张正中介绍,世界各地的陶器制作方法基本上都是先拉胚后上釉,因为拉胚后表面不平,上釉后可以使表面显得光滑美观,而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全部是手工拍打成型,并不上釉。

          张正中介绍,一个宜兴紫砂壶需要的制作时间不等,有的制作师一天可以做几个,而进行创作的大师可能几周才能做成一个作品。

          有思想才有灵魂

          “紫砂的兴起与文人的兴盛密切相关。”张正中表示,紫砂只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受众较小,主要是文人雅士把玩。

          张正中认为,紫砂的兴起还与茶文化密不可分,是“依附于茶文化而得以发展的”。他表示,紫砂的材质可以最好的发挥茶性,而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如今,紫砂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认可与热爱,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好的紫砂壶呢?

          张正中表示,在紫砂的材质中,底朝青、红皮龙、棕泥都是比较珍贵的材质,因此价值也更高,但判别一个紫砂壶的价值,并不能光靠材质。“材质只是基础,其次应该选择工艺好的作品,最后还应该选择有思想的作品,有思想的作品就有灵魂。”

          旧紫砂升值潜力大

          全民收藏热中,紫砂壶收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门类。去年底,当代着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制作的一把紫砂壶,已经拍到了300多万元。如何才能淘到有升值潜力的紫砂藏品?

          张正中介绍,新旧紫砂壶,收藏的标准有所不同。“在现代紫砂壶中,名家制作的材质好、工艺精美的紫砂壶最有收藏价值,”但张正中提醒,市面上有 多种以次充好的方式。例如,用普通的紫砂泥添加化学元素,模仿珍贵材质的颜色;或者冒充名家的作品;或者本身不是名家,但通过炒作来冒充名家等等。

          张正中介绍,老紫砂壶的鉴别方式更为复杂。首先要了解古玩艺人的背景和制作特点,其次要熟悉紫砂的包浆,还应了解现代紫砂壶的形态和特点。收藏紫砂要熟悉那种“感觉”,才能做到一件藏品拿到面前,就能判别出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展览信息

      女艺术系列5:青绿

      我没有自已的名字?
      苍茫与浪漫陈文灿漆画、水墨画展
      黄一山:非格物– 形而下的空间叙事
      一石倾情--钟志源汉白玉雕塑作品展
      “不想忘记”石亮个展
      “十分之一秒”芬-马六明个展
      “艺起画”李善单、玛馨玲师生展
      “幽梦尘心”李旺水墨作品展
      2013年石家庄首届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
      艺术家
      王明明
      何家英
      霍春阳
      冯大中
      刘大为
      张志民
      美术理论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97(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