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12 15:44:18 来源:网络
题记
这是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第22次来到中国。春天将尽的时候,88岁的他携妻子一起现身上海美术馆,给这次专为自己举办的摄影回顾展命名为《直觉的瞬间》。展览中的118组照片,是马克·吕布和助手在巴黎工作室从35万张底片中精心挑选的,时间跨度50年。在这些照片中,黑白照片居多,我想那应该是基于他的一种审美理想的坚持,正如他至今还坚持用那台老得掉渣的1984年产徕卡M6相机配35mm镜头。尽管摄影技术日新月异,早从胶片转向数码,他的装备却十多年没有更新过。马克·吕布坚持只用现场光不加辅助光,无数次,这个“拿小相机的小老头”,轻柔地摁下快门,铸就了属于他的“跨越东西文化的传奇”。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他20多次来访中国,拍下大量经典照片,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变化。
8岁第一次给人拍照;14岁拥有人生第一台相机;1951年辞掉工程师的工作,变兴趣为职业;近30年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身份;作为首批被批准进入越南、尼泊尔地区拍摄的欧洲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在全球的跑动半径大得惊人。非洲、越南、美国、中国……他一直不停地行走于各个不同的地方,用镜头将一切被他眼睛捕获、同时又打动他的瞬间都记录在了最原始的银盐胶片中。
只是,眼前的马克·吕布真的有些老了,法语与英语的边界从他的脑海到唇边的反应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满头银发的他微微驼背,这应该是经常弯腰寻找角度导致的职业病,访华日程的安排让老头儿看起来多少有些疲惫。在我们的对话中,我曾试图寻找些相对轻松的话题,譬如“喜欢吃什么中国食物”,“觉得哪里好玩”,但这些显然无法激发他的兴趣,他低垂着脑袋始终也给不出一个答案。直到说起他热爱的摄影,他呆滞而迷离的眼神突然有了神采,说到尽兴处,他甚至手舞足蹈起来……
马克·吕布几乎是为摄影而生的。我注意到,当他用颤抖的双手从怀中掏出相机时,他憔悴的面容突然消失了,原本呆滞而迷离的眼神瞬间充满张力和锐气。他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拼命睁开了躲在相机取景框背后的右眼。嘴角在微笑,双手顿时在空气中定格。
他自称是个“拿着小照相机走路的人”。“我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那使我很着迷,但我并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在对象面前,马克·吕布从来不是一个突兀的闯入者。他手执照相机的样子,更像是一幅作品的背景,他时而冷静思考,时而热切等待,平衡着极端和矛盾。对这个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的老人来说,摄影已经不全是职业,而是一种激情,一种执着,正如马克·吕布摄影作品集篇首的那句话:摄影之于我,远胜于某种专业技术,是一种令我近乎着魔的情感。
视觉是心灵的一座乐园
“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近地去观察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我看到了那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被激发出的热情。13世纪一位权威的眼科泰斗曾说:‘视觉是心灵的一座乐园。’他说得很对,我从来不为寻求美而感到疲惫。”在上海美术馆二楼的展厅中,马克·吕布用缓慢的语速这样描述他拿起相机最初的原因。
马克·吕布1923年6月生于法国里昂,是家中第5个孩子。“在家里,我哥哥姐姐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只在一边悄悄听、默默看。或许是这个原因,我的双眼逐渐学会自己找乐子,形成了自己观看世界的方式。”
五六岁时,小马克午后常独自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那一线从窗帘缝隙滤进的阳光。“每次一有人从窗帘后边走过,他们的影子就把那道光扫向同脚步声相反的方向。这太奇怪了!”若干年后,一节光学课让他明白,当初房顶上的人影原来是个倒像,窗帘缝隙充当了镜片,小马克的屋子在那一刻竟成了一个相机暗箱!“直到今天我还觉得,时常用孩子的眼光观看这个世界,发现那些只有孩子才能发现的奇形怪景,对一个人多么重要!”
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羞怯、怕见生人,第一次给人照相,正是这种状态。“那年我8岁,一个人在路边骑车,一对男女停下摩托车,招呼我过去给他们照相。他们摆好姿势,亲热地搂着,我都不敢看他们,胡乱按了快门,递上相机,一句话也不说,骑上车掉头就跑。”马克·吕布感到自己做了违禁的事。即使现在,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摄影师,依旧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当然,他永远没有机会看到那张“生平第一照”了。
马克·吕布拿到第一台相机是14岁时,父亲的柯达相机。“爸爸给我相机的时候什么都没说。这样也好,我就像发现了一台新机器,摆弄着上面的光圈手柄和快门按钮。我告诉自己,把相机放稳,用这个曝光,我想按多长时间就按多长时间。那时我很幼稚,我以为曝光时间越长,照相效果越好。我把相机放在桌上,正午阳光很强烈,我放了两三分钟曝光,我以为,哇,我一定有张很好的照片。冲洗出来后,一片黑茫茫!”第一次冲洗胶卷给了马克·吕布教训,但也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自此,那架徕卡M6相机,一直被他放在口袋里。
最初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在工作之余去了很多里昂附近美丽的山。转折在1951年。在一次纽约之旅中,当地博物馆里的摄影作品,给了他很大的触动。马克·吕布决定放弃稳定的建筑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摄影中。开始的几年,他为一家公司进行拍摄,不久便发现,即便和一同工作的摄影师也无法沟通,大家日常谈论的都是相关器材和技术的话题,而他对此毫无兴趣。于是他离开了那家公司,尝试着时间较长的旅行。“第一次长途旅行一共用了6个月,我买了一部二手车,从巴黎开到了加尔各答。”在那次旅行中,马克·吕布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方法,同时邂逅了他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转折时刻。
马克·吕布发表的第一张照片《巴黎铁塔上的油漆工人》
当时他30岁,在摄影上刚刚起步。初次来到巴黎,遇到了卡特·布列松——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他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为摄影界津津乐道。马克·吕布用玩笑的语气形容说,对他而言,卡特·布列松是一个“暴君”,会“蛮横”地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和技巧。“那时,在还没有进行任何讨论之前,布列松就说服我使用一种传统镜像取景器,特别之处在于,透过它看到的图景是颠倒的。”带着这个新家伙,马克·吕布在相机里塞了卷底片,登上埃菲尔铁塔,拍摄下了一个正在给埃菲尔铁塔上漆的工人。“铁塔正在重新刷漆,我赖在盘旋而上的窄小楼梯上,那里有帮握着刷子的油漆工,实际上,他们更像杂技演员。我很害羞,不敢上前同他们说话。正当我试着构图,一个工人突然头朝下出现在我的取景器里。那一刻,这个神通广大的取景器本应帮我判断构图平衡,结果差点让我自己失去了平衡!”
没多久,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占据整版的篇幅。那是马克·吕布发表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工人戴着帽子,叼着香烟,拿着刷子,感觉是在半空中轻盈飘移的舞蹈者,倒不像在工作,而是正在排演一出轻巧的歌舞剧。凭着这张“门票”,马克·吕布进了蜚声国际的玛格南图片社。
半个世纪中国情结
马克·吕布在加尔各答结识了一位认识周恩来的人。通过这层关系,1957年1月,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
“虽然我不会说中文,而且当时外国人是不允许和中国人随便说话的,但是我非常喜欢以那种方式和角度观察这里。”马克·吕布情不自禁地回忆50多年前首次来到中国的情景。
在香港前往广州的火车上,他拍下了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车厢里的一位女士吸引了他,她斜靠在椅子进入上望向一个地方,自然放松的状态成为马克·吕布按下快门的理由。
旅行期间,马克·吕布接到通知去北京饭店参加一场毛主席款待波兰总理的宴席。他是唯一被邀出席的外国摄影师。晚宴之后,马克·吕布被告知,可以到主桌上去拍一些毛主席和波兰总理共进晚餐的照片。回想那次拍摄经历时,马克·吕布不无遗憾地说,当时注意到毛主席是用刀叉在吃饭而不是筷子,觉得非常有意思,但没有拍下来。在毛主席祝酒的时候,他抓拍了毛主席和波兰总理夫人碰杯的照片,但洗出之后才发现构图并不完美:总理夫人只拍到一只手。
1965年,他再次来到中国,给周总理拍照,但他觉得1971年拍的那张最好。“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周总理和来宾握手,了解他的人都用左手。我不知道他在长征中受了伤,习惯性地伸出右手,周总理用他受伤的右手和我握了手。”1971年的那张照片中,周总理做了个手势,很多人认为是表示胜利的V字。马克解释:“那不是胜利的手势。当时法国部长阿兰·佩雷菲特问他,在巴黎留学时学到些什么?他伸出两根手指说学了两样东西: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1990年代,马克·吕布几乎每年都要来趟中国。1992年,他将镜头对准《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巨型宣传画,拍下脚手架上一名工人为画像着色的照片;1994年,他拍下深圳街头建议人们购买股票的广告,下面是撑伞路过的行人,广告板上的金币像雨点般落在木质人行道上。他还拍摄了一系列带有浓重当代意味的彩色照片,表达对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所抱有的深情。
“洋眼看中国”的摄影师,马克·吕布不是第一个,但却是最著名的一个。沿着罗伯特·卡帕(1938年)和卡特·布列松(1949年)的足迹,马克·吕布到中国游览的次数达22次。他看过黄浦江上的风帆;登过8次黄山;对北京全聚德的方位了如指掌。黄山,被喻为马克·吕布对中国迷恋的凸显标志。他说:“黄山的风景不断迅速地变化。你必须保持高度警觉,追逐那些光影。”每次拍黄山,马克·吕布最后都疲惫而心满意足。
“我无法掩饰对中国的喜爱;我喜欢重游那些自然风光,尤其是那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城市……”马克·吕布对黄浦江、苏州河、东方明珠、外滩、外白渡桥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几乎每一次来上海,都要把它们拉入自己的镜头。这一次来上海,他自然也不肯放过拍摄上海的机会,连日的阴雨天气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在细雨中,马克·吕布微微环顾,突然一个箭步冲过马路。他正奔向的是上海大厦,知道布列松在这里住过,马克·吕布坚持要拍些照片,他在上海大厦的阳台上,足足拍了个把小时。
没几天,马克·吕布又提出要去城隍庙拍摄。他熟门熟路地穿过一条条曲折的小马路,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弄堂。弄堂里的居民正在做饭,空气中弥漫着红烧大排和咸肉菜饭的味道。不会说中文的马克·吕布和大家打起了招呼,居民们把小孩抱出来给马克·吕布看,他好奇地钻进了弄堂边破旧的屋子,留下翻译和围观的居民做起解释:“这是来自法国的摄影师,你们这个地方他1957年来过,这么多年后又回来拍……”
马克·吕布曾经在豫园的湖心亭拍过一张有趣的照片,一个女青年正和男朋友聊天,一只高跟鞋半脱半穿,优雅地荡在半空中。再次来到湖心亭时,马克·吕布加快了脚步,陪同的人以为他是要去找自己曾经拍照的地方,突然马克·吕布转回身,对着地面拍起照片来。原来那里的地板被挖了一个“洞”,并镶嵌上了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脚下碧波荡漾。马克·吕布曾经拍摄过这一场景,并且一直铭记在心。他喜欢旧地重游,因为对于他,每个地方、每个风景,都如同一位老朋友,值得经常探望,看看变化。
马克·吕布对中国的热爱不仅仅在他的镜头中。这次来到上海,他还给自己预设了一个任务——再次见到那个1971年在他照片里出现过的上海芭蕾舞演员。“我1971年来上海的时候认识了她,在上海舞校,她当时非常漂亮和动人。她扎着两根朴素的小辫子,穿着简单的白衬衣,不施粉黛,清纯自然,脸上两个酒窝增添了甜美。1995年看到她憔悴了很多,我心里一直很想再看到她。这么多年来,我心里仍在不停地想着她。”即便妻子在场,马克·吕布也丝毫不掩饰对于拍摄过的中国女孩的眷念。后来记者在影展开幕的那天见到了照片中的“姑娘”,65岁的她面容沧桑,可是为了这一场见面,她还是精心准备,临开场前,还在问身边的人,“这件衣服看起来还好吧?”见到这个芭蕾舞“女孩”,马克·吕布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伸出了自己的大拇指。也许这个女孩就是他记忆仓库里对中国最深的印象之一,让他到现在还难以忘怀。
|
- 展览信息
- 艺术家
-
- 美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