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扇面上的笔墨清凉

        作者:彭宝珠 聂顺荣2025-07-29 08:43:23 来源:中国拍卖网

          (1/4)宋 佚名 柳院消暑图

          (2/4)宋 佚名 纳凉观瀑图

          (3/4)明 沈周 江亭避暑图

          (4/4) 明 张路 观瀑图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盛夏时节,热浪翻涌,整个世界似乎都被这炽热的气息包裹。扇子作为传统的纳凉工具,也因文人墨客的介入,成为诗画雅集的载体。古人凭借清逸灵动的笔墨,于一方小小的扇面之上,精心绘就众多佳作,尤其那些以消暑避暑为主题的创作,更在炎炎夏日为我们送来沁人心脾的清凉。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黄金时代,扇面画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极高水准。当时的文人墨客热衷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发内心情感与个人志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柳院消暑图》纨扇页,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佳作。画作采用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29.2厘米,呈现了柳荫下庭院一角的消暑场景:一位白衣老者坐于窗前,凭栏远眺,赏景纳凉,悠然闲适,身后有僮仆执扇侍立。窗外垂柳如丝,门前湖面宽阔平静似镜,其间点缀着点点荷叶,院落疏简雅致,院侧十数簇庭花盛开,绿草如茵,还有侍者捧盒而来,增添了生活气息。画家对荷叶和远山的处理富有节奏感,画面层次分明,构图精巧,巧妙“借景”,引入湖光山色,使之与庭院景致融为一体,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意境,尽显画家的精湛技艺。整幅扇面敷色清丽,以淡雅色彩勾勒出清凉宜人的氛围,契合消暑的主题,也折射出宋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水是自然赋予的消暑佳物,夏季静赏瀑布飞泻,能够感受丝丝凉意沁入心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纳凉观瀑图》,是宋佚名画家创作的扇面画。此画为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4.9厘米,画中,溪畔水阁隐匿于蓊郁的翠树秀竹之间,背景处峭壁坚崚,飞瀑如白练悬挂,溪流湍急,击石溅起清波,不断拂岸。水阁里面,一位穿着白衣的高士敞露胸膛,盘坐在席子上,眼睛盯着潺潺流动的溪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这幅《纳凉观瀑图》上没有画家的落款和印章,不过在画的对幅位置有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还盖有“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等四方印,对开处则盖有“太上皇帝之宝”等印玺。整幅画用笔粗犷豪放,画风和李唐一派比较接近,但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画家画这幅画时没有用界尺,直接用粗笔徒手绘制水榭,画中的人物、树石和建筑,都带着一种质朴、生拙的趣味,是宋代“意笔楼阁”风格早期的优秀作品。

        明清时期,扇面画进一步发展繁盛。此时在民间,扇面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画家也常用通俗直白的艺术手法,描绘百姓喜闻乐见的场景。《江亭避暑图》扇页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采用金笺设色工艺,纵18厘米、横46厘米,以青翠明洁的绿色为主调,营造出避暑的清凉意境。画面中,松树挺拔,树干用刚劲线条勾勒,松针以浓墨点染,层层叠叠,十分茂盛。松树旁有一座茅草亭,竹篱茅檐以简练笔触绘就,线条流畅,无繁复雕饰,显得古朴自然。一位文士策杖行于亭前,衣服自然飘逸,神态悠然,似在寻觅避暑佳处。画面留白处,金笺的光泽若隐若现,像洒在江面的碎金,让“江亭”的意境更显空蒙——水不在画中,却在墨色的晕染、留白的想象里流淌。扇面附有沈周自题五言绝句“池上一亭好,夕阳松影中。正无避暑地,认是水晶宫”,与画面意境相呼应,并钤盖“启南”朱文印。凉扇生风,诗画互文,让人观之心情愉悦。沈周笔下描绘的水畔寻常景致,恰如传统文人“大隐于市”的处世哲学——不必远遁山林,只需在市井烟火中寻一方小亭,看松风拂过、夕阳沉落,便可将夏日的燥热与俗务的纷扰都隔在亭外。这种审美也体现了“吴门画派”的风格,将个人心境与自然意趣熔于一炉。

        明代“浙派”画家张路也有一幅《观瀑图》扇页,金笺,墨笔,纵18厘米、横50.4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绘二人登山观瀑的情景,画中的山石杂木以饱含水分的润墨表现,用笔奔放豪爽,线条方折顿挫,富于缓疾、浓淡的变化,可知受到宋元时期粗笔水墨一派及吴伟等人水墨写意画风的影响。明代中期,社会经济繁荣与文化世俗化并行,技法堆砌、甜俗画风渐起,张路却在画中做笔墨减法,坚守“本心”,回归山水本质,其豪放简率的画风,也是明代艺术多元性的体现。这幅作品以扇面为载体,展开一场关于山水、心性与艺术表达的奇妙对话,弧形的扇面天然带有“收束—延展”的视觉张力,可成为容纳宇宙元气的宏大场域,也凸显了明代文人“小中见大”的艺术哲学。

        扇面画上的清凉世界,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现如今,尽管社会和科技更加发达,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让我们的生活倍感舒适,但扇面画中蕴含的那份古朴雅致的清凉,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