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简介
郭银峰,1949
年生于甘肃庆阳。68 年参军,先 后在西藏 军区、成都军区、解放军西安第二炮兵工 程学院、解放军西 安政治学院工作,正团职,上校
军衔。1994 年转业后供职于 陕西省人大办公厅,任厅
级巡视员。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特级书法师西北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牛津艺术学院艺术顾问、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人民
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 、新中 国国礼艺术大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勋人物。 第十四届中华大地之歌书画十大功勋人物
2015 年被评为优秀人民艺术家。2017 年网络评选为中国好品牌影响力人物。2020 年 5 月梅花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20 年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2020 年被授予当代艺术领军人物。
2021 年 8 月梅花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2021 年被评为国际最具影响力艺术家。2021 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艺术传承人物称号。2021 年被授予“祖国优秀艺术家”。2021 年书画艺术楷模。
2021
年被中国美协、书协单位授予“建党一百年德艺双 馨人民艺术家称号”。2021 年授予“世界文化艺术形象大师”。2021
年度被授予中国国家艺术形象代表人物。2021 年被评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大使!郭银峰作品油画《放学以后》获 1988
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国画《黄河颂歌》获 2002 年韩国国际书画大赛最高奖“国际功勋奖”。国画《梅花寒香图》2009
年获全国国画展一等奖,高层艺术研讨会,2011 年北京人民大 会堂举办书画作品展。国画《我的同学》获 2010 年全国第十四届大地之歌书画
展一等奖;2012 年,郭银峰在 法国卢浮宫举办书画展,卢浮 宫举办书画展受到国际友人高度评价,展览获得圆满成功。
郭银峰 2012 年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书画展
2021 年郭银峰应邀走进 CCTV 演播大厅录制“艺 术名家经典对话”电视节目
2019 年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为郭银峰颁发“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证书
2021 年 12 月郭银峰应邀前往北京录制“文化强国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名家学术视角一一郭银峰
据说吴冠中先生当年在乡下画写生的时候,他总是喜欢把画好的作品给乡亲们看看,听
听乡亲们对他书画作品的看法。结果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画的太像了,一种是画的太美
了。就是基于这种评价,让吴冠中先生明确了自己一生作画的审美取向和作画风格。中西融 合, 古今贯通是他作品的鲜明特性,
他的作品既有江南水乡的美,又有黄土高原的浑厚, 他 把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运用到了极致,自成意境,赢得了历史的铭记和人民的厚爱。
在我们看来,郭银峰先生的作品,在他的书画作品创作当中,其实也在力图扬弃传统的
文人画。因为传统文化的确是文人在生活之余、工作之余对他们情性的一种体现,其实它跟
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它和我们现在的深入生活的作品是不一样的。所以郭银峰先生,他
非常佩服吴冠中先生的这种思想。所以在他的书画作品创作当中,也力图追求艺术的这种大 众化。他认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 首先要符合这个大众的审美需求,
要有鲜明的活力, 也要 有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这种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一种本土的、大众的、民俗的审美取
向。这可能跟银峰先生多年的军旅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军旅生涯
给他在艺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那就是艺术要为群众作画,要让大众看得懂,这显示出老一
辈艺术家的德艺双馨的这种品格。更可贵的是,郭银峰先生他现在是画国画居多。但是他又 有着非常扎实的油画功底。他画了很多生活当中的人物,
包括社会的、生活当中的老百姓、 工农商学兵、还有领袖人物。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够展示出人物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他的写实主义技法很深厚,他画的很像。但是,他又不是机械的像,它事物的精神,有 人物的主观,有时代的烙印在里面。所以当他从油画向国画转型的时候,他把这种对油画的 写实,对型的把控转移到了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写意性的融合,而且把两者结合的非常好。
他喜欢画梅花,梅花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但是这种传统的绘画题材他又有一定固
定的范式。过去不是有好多人说吗,说中国画走向了穷途末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说中
国画它的形式化阻碍了中国画的创新。其实我们看传统的像梅兰竹菊这种具有很强城市化特
征的这种题材,其实恰恰是传播中国传统的这种绘画,让人们快速的进入到中国传统笔墨领 域的一个途径。
郭银锋先生,他不拒绝这种范式,他喜欢这种范式。但是,他在用好这种的范式当中,
把他对油画语言的一些认知和一些技术的掌握巧妙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他的
国画笔墨的再现当中。所以他的梅花作品在我们看来,既画的很细腻,又有传统的古法用笔。
所以既有西方造型的观念,又有中国写意的精神。还有一种就是多年画油画这种叠加法所造
成的对中国画这种改造后,所特有的一种厚重感。我们看他的梅花作品很厚重,它跟传统的
那个笔墨,那种飘逸灵动不一样,他厚重。其实他就画过油画,油画的厚重感、结实感、形
体感、体积感融汇在他的梅花作品创作当中。所以,他的梅花作品看起来笔墨特征也非常的 苍劲圆润。同时,
又具有惟妙惟肖的造型特征和形态的美。所以画枝与画杆, 在他的画里体
现的是非常充分,也使他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大众的认可。引入他自己的艺术世界当中,徜
徉在他对传统,对当下人文精神这种理解。也显示出了艺术所特有的一种魅力!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 2022 年 1 月 22 日
不要人夸颜色好 138cmx69cm
待到山花烂漫时 138cmx69cm
雪梅风雨送春归 178cm×96cm
花不朝天•倾斜俯生69cm X 138cm
花开春色动138cm X 69c
m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郭银峰
在书画界、文化界提到郭银峰先生的名字,大家都是非常敬仰的。因为他的书画艺术成
名非常早,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艺术前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拥有书画雄才的名气,获
得的大奖等次之高、数量之多都是令人非常佩服的。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画展,
跟当下的书画展的要求并不相同,那时入展就是杰作,莫说获一等奖了。只是郭先生功成拂
衣去,无意留功名,潜心艺术的定力相当执着,纵然功盖三山,也淡然处之,表现出老一 代艺术家德艺双馨的鲜明品格。
郭银峰先生的油画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写实的水准炉火纯青。当代油画艺术,有
超写实的风格趋向,事实上就是古典主义借助新材料的进一步提质,许多当代画家画一个人
像超写实的柿子、泡沫、砖头等,就足以引发观赏的惊叹,说画得太像了。但是,你回过
头来去看郭银峰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写实油画,就会发现他的超写实技法与思想,
早已经领先当下三四十年!人们常说,笔墨当随时代既是能耐,但是郭先生的画法显然领先
时代的神通。更为可贵的是,郭先生的油画除了有超写实的技法超前铺陈,关键是他的油画
主旨不是画柿子、泡沫、砖头等这些纯粹物象而去炫耀技法,而是把画笔交赋给了真实的人、
真实的生活。创作现实主义作品,不但有超写实的技法表现,更有思想灵魂的凝聚。画生活、
画社会、画常人,画领袖,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代人精神风貌的泊驻,娴熟的写实技法为油
画的思想和主旨服务,这样的油画带着思想的跃动,成为见证时代的影像!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他所掌握的娴熟的油画写实技法没有被“浪费”掉,真正承担起了油画为生活服务,对
历史负责的高贵态度和卓越表现。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说法,既是非常值得点赞。他的花鸟
作品题材比较丰富,又以画独树一格的铁骨龙梅而名达四方。梅花一题,在千年传承中,有
了比较固定的范式。范式的好处可以让学画者快速入门,范式的大弊既是容易让画家拘囿
其中为画奴,难有建树。郭银峰先生对范式是非常尊重的,无论是线条造型的精确性、随类
赋彩的丰富性,再到骨法用笔、应的象形等技法,都做得相当娴熟,毫无挂碍。在传统的
技法体系内,他又有致力于变法的丹青收获,他绘制的龙骨胭脂梅花作品,带着苍而润的笔
墨特征,表现出了唯妙惟肖的精气神,非常重视笔墨的表现力。用笔有皴擦多变的原则,落
笔钧直,起笔痛快,善挑笔立枝,也作使转盘旋,带着铁杆银钩老笔翻的体现,画成力能
从简意能繁的新风。水黑渲染以水为道,以墨为器,此两者虽异名却同功,笔中见墨,墨中
见笔,前后推陈,把梅花画得巨有精气神。梅雪争春未肯降,铁骨龙梅,当下第一笔!在当
代画坛,关山月的梅、黄永玉的梅可与郭银峰画的新梅图,并称三大家!前面两位的梅花题
作,在市场都创出了百万级别的价格。相信郭银峰的绘画作品,也会有不俗的价值潜力。
书画同源是共识,但是书画同修就未必。因为当代艺术出现了细分的现象,书法家不画
丹青,画家不写书法的现象越来越多,书画背分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传统书法文化品位的衰减。
郭银峰的精彩之外,就是他能师晋韵、写唐法、复写宋意,把书法源来的龙脉传承的相当精彩, 也非常到位。写得一手如鸿飞兽骇,也似鸾舞蛇惊的的上品行草。
虽处变体之多,虽处转笔之众,他的行书品总是可以扎根于主流,作出引说综由,锦书
金字的非凡表现。其行草有深师兰亭序的执着,也有写意伯远的努力,在用笔、用墨、结构
与章法上表现得如一任开工,放手写心,以心动驱笔墨动,映丝映带见飞仪,高低有趣写生动。
笔法类万物之相,一点之内殊衄挫于锋芒,智巧兼优,心手双畅,在书画两门皆有深修,造 诣非凡,是可荣身益世的笔墨能家!
孔子美术馆馆长:江继良
君子之范248cmX129cm
高风兄节138cm X 69cm
红梅意中有真色138cmX69c
m
君子之范四条屏138cmX69cm
岁寒三友138cmX69cm
花先于叶138cmX69c
m
石生古干意志奇 97cm×90cm
红梅一树俏春风 178cm×96cm
花先于叶 97cm×90cm
君子之范 138cm×69cm
牡丹 97cm×90cm
国色天香 180cm×97cm
不要人夸颜色好 96cm×178cm
梅花欢喜漫天雪 69cm×68cm
“越境者”的艺术传奇
——郭银峰书画创作个性刍议
拜读了郭银峰先生的书画作品,我的脑海中闪出一个词:“越境者”。 “越境者”,即跨越边界的人。银峰先生就是一位不断挑战极限,不断跨越艺术体裁、艺术手段和艺术风格的传统边界,不断创造书画界传奇的“越境者”。
中国的书画名家,或以画为名,或以书为世,二者兼俱而又俱佳者似乎是凤毛麟角。银峰先生先习书,后作画,初学油画,后又向中国画挺进,在几个领域中均有杰出斩获分别做出了别人不曾做过的探索和贡献。先生作书,宗颜柳欧赵诸家,取其骨质,采其神韵,食古化今,杂揉并融,渐入化境,构筑起一个别具匠心的园囿,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先生的油画,其笔触与西方古典写实油画大相径庭,突出了光影空间造型,其传神的特质和艺术精髓,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华夏情调,通过古朴典雅的形式,达到了从美学意义上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浑然一体。先生的国画亦独树一帜。在骨力和韵致上,在构图、色彩、透视上兼收“中西”,并蓄“南北”,极尽变化,既有庄严雄伟、粗放厚重的一面,又有清秀婉约、掩映含蓄的另一面,创造出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意境。正是由于先生这种兼收并蓄,不囿于一隅的创作指导思想,使其作品坐收
1+1>2
的嫁接优势。正如工具是手臂的延伸一样,艺术家多掌握一种技法,无异于多了一截臂膀。不同艺术体裁、不同艺术手段、不同艺术风格的营养滋润着艺术家,使他将动与静、伸与缩、浓与淡、枯与润、含与放、写与意、阳刚与阴柔、流畅与青涩、真实与生动、对比与照应、新意与法度、瞬间与永恒等艺术辩证法处理的游刃有余。诚如刘文西先生所言:“郭银峰的作品重画外之功,博彩众长,并注意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精髓。由于书法颇具功力,又有西方绘画素描、构图、色彩的基础,使国画作品出
神入化,内涵丰富”。
只留清气满乾坤 178cm×96cm
黄河颂歌 248cm×129cm
油画·有味 120cm×100cm
我的同学 178cm×96cm
生活感动着我
——《我的同学》创作谈 文/郭银峰
我是一名在部队上工作过近30年的军旅书画家,老家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一个很贫穷的小村庄里,家乡几乎是连年少雨缺水,人们的生活过得很艰幸。
1994年的夏季,我请假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乘车来到公社所在地肖咀镇,那天正好逢集,在出镇子不远的路上,遇到了我的同学张万福,虽然近30年没有见面了,但他还是一下子认出了我:
“银峰,你回来了!”,我激动地说了声:“万福,你好。”我们俩紧紧地握住了手。但这个时间很短暂,他很快松开了我的手,说:
“银峰你快回家吧,我还得赶集去,”这一告别,
我差点流出了眼泪,看到他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当年,我们在一起读书时,上学一起去,放学一块回,相处得非常好。上中学时,每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好得像一个人一样。
1968年我应征入伍。他辍学回乡。几十年之后我们在家乡的小路上相遇,我是-身草绿色毛料军服,肩扛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的牌子,脚穿黑色皮鞋。手提棕色皮箱,一副荣归故里的风采。而我的同学呢,一身破旧的衣着就说明了一切……,本来他的自身条件比我好,人长得很帅,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标准的脸形。虽然晒得有些黑红,却衬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显得十分师气。他智力过人,口齿怜例。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里,他不能再继续上学。我返回部队后,见到他时的情景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有天晚上我又想起了我的同学张万福,浮想联翩,百感交集,一股创作的冲动顿生, 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我的同学》这幅作品。记得路遥在写《人生》这本小说时曾为剧中人物巧珍的悲惨命运感动得留了很多眼泪,我在创作《我的同学》这幅作品时同样也产生了这种感觉。画中的张万福,虽然衣着破旧,生活显得很艰辛,但他还是面带微笑,正视现实,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作品展出后,陕西日报记者评论道:”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人格和智慧的表白,有些表白只是个人的,有些表白既是个人的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他说出了我想透过这幅画。使人们更加珍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通人和的新时代创意。
《我的同学》流淌着我真挚的情感,在创作时,我不拘泥人物形象套路化的表现,而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内涵。以使读者看了之后充分展开心中无穷的想象。这幅画为六尺大,在画面构图时,我着重突出人物,并对人物的衣着和表情进行了细致刻画,不画复杂的环境和背景,用一段小散文作为衬景,又对面面做一补充说明。不知读者是否能看出我突出主体、追求简洁、强化张力的追求。我想以一质草幅, 显示画面人物冒酷暑赶集的艰辛:以一张饱经沧桑的面孔。揭示出人物的坎坷历程:一双锐利明亮的眸子折射出人物的睿智:一双破旧的解放鞋表现出人物生活的清贫:一条挽起来的裤腿暗示人物为生计而奔波的匆忙,至于那肩扛的麻袋,手牵的肥羊,又显示着他努力后的收获。我想,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经历的人。会通过画面里的张万福,找到各自心中的张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