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 艺术趣闻 >>
    1. 小提琴制作大师取地震海啸漂流木制琴
    2. 日本小提琴制作大师中泽宗幸用“3·11”海啸漂流木制成两把小提琴,发起“千声纽带”活动,希望征集1000名艺术家演奏漂流木小提琴,向人们传达“坚韧”信念。   奇松传灵感   去年“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把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的约7万棵松树摧毁,唯独剩下一棵270年树龄的松树。人们从这棵顽强又孤独的松树上看到生命的力量,给它取名“坚韧”,称它是“奇迹一本松”。   灾后重建中,一批专家致力于抢救这棵具有特殊意义的松树,给树干缠上绷带,在树根周围放置钢板以阻隔海水,但所有努力都无法挽救这棵因海水倒灌受损严重的松树。去年12月,它终于倒下。   受“奇迹一本松”的启发,中泽宗幸捡拾被海啸冲毁的房屋废木,用它们制成两把漂流木小提琴。他还请自己的画家朋友在一把小提琴背面手绘蓝天下的“奇迹一本松”图案。 [详细...]
    1. 藏家张鉴祥与《古籍书目考略》
    2.  早年,青岛著名藏书家张鉴祥,与褐木庐宋春舫、静远堂孟昭鸿,并称岛成三大书家。张鉴祥藏书独居特色,是以古籍为主。尤重收藏明清两代山东籍的著作。我国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史志学者傅增湘1922年来青岛时,曾参观过张鉴祥的藏书室,讲过藏书之道,应着重从治目录之学入手,傅增湘曾著有《藏园群书经眼录》二十册,是其《双鉴楼善本书目》四卷、《藏园群书题记》八卷、《双鉴楼藏书续记》二卷等目录学专著的总汇集,张鉴祥听到傅增湘教导后,遂藏书重点以目录学著作为主,将书室颜题为“千目庐”。并注重书目研究考证,曾著《古籍书目考略》一书。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康有为之女康同璧每年来青扫墓,由张鉴祥陪同祭拜,郭沫若来青岛游崂山,张鉴祥曾经陪同,并鉴定华岩寺所藏元抄本《册府元龟》。   张鉴祥(1890—1972),字铮夫,号镜芙。自号“千目庐主人 [详细...]
    1. 藏家收藏全套《战时画报》记录抗战影像
    2. 记者于峰报道   昨天是8月13日,是淞沪会战爆发75周年纪念日。从1937年7月7日开始,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时间里,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虽然那个年代,战地记者人数极少,但也留下了很多珍贵影像,成为那段历史的最直接见证。南京民间一位藏家收藏着一套在国内极为罕见的《战时画报》,里面大量的抗战老照片,记录着很多我们不熟悉的抗战故事。   全套《战时画报》极为罕见   全套《战时画报》,是这位藏家过去几年里最得意的一笔收藏。“这套画报一共出版了20期,其中第12期和13期、16期和17期、18期和19期是合刊,因此其实一共出版了17次。”   据了解,《战时画报》系上海的“中华图画杂志社”的“号外”,自1937年9月19日创刊到1937年11月19日 [详细...]
    1. 藏家卖掉一部奔驰换来一面铜镜
    2.  刘东现为中国铜镜研究会副会长,学金融出身,藏龄20余年,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铜镜收藏。藏品数量颇丰、精品众多。文物专家、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评价:“收藏的最高境界是讲艺术,刘东的每件藏品都属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有些甚至达到国家一级文物水准。多年来,刘东专注在铜镜收藏行列,其收藏已初具规模,可以说是铜镜收藏界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他的藏品涵盖中国铜镜制作的各个高峰时期,尤以战国、汉代,隋唐时期为之最。”   收藏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刘东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立一个“私人铜镜博物馆”。他源自天性的本色收藏,既与梦想相伴,也与使命相联。收藏不仅给刘东带来快乐和充实,也使他的梦想可亲可近。   缘起一面“汉代昭明镜”   一边经营着公司,一边做着收藏。刘东藏镜生涯的起点还是在1994年,当时花了40元,在陕西 [详细...]
    1. 英国金色邮筒欢庆本土奥运冠军
    2. 本报讯在刚刚结束的2012伦敦奥运会上,东道主英国获得了29枚金牌,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英国皇家邮政不仅为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每位英国选手于夺冠次日发行纪念邮票,而且还采用一个独特的方式欢庆夺冠,那就是在英国队获得奥运会冠军以及残奥会冠军之后,将国内部分传统的红色邮筒改涂为金色。   皇家邮政认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高度可见以及合适的”庆祝夺冠的方法,英国也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此方法庆祝奥运会夺冠的国家。皇家邮政的专门团队随时待命,在英国队夺冠数日内将选定地点的邮筒涂成金色。至于选定被涂成金色邮筒位置的标准则是:单人项目选择冠军家乡所在地的邮筒,双人项目同时选择两人家乡的邮筒,多 [详细...]
    1. 法院博物馆:法从浮沉定生死说起
    2.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8月14日报道:要说“法”,却要从水说起。中世纪欧洲的神明审判,把人投入水中,浮则无罪,沉则有罪;古汉字中的“灋”字,从水,意取法平如水。“法”和“水”这两个看似并没有太多联系的存在,在法院博物馆里,显露出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位于杨浦法院内的法院博物馆并不大,300平左右的空间,展出了几十年实物和200多幅图片。将世界法制的演变和中华古国悠久的法律文化进程逐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埃及传说中的司法女神像玛特,她头上的法羽象征着公平。传说在古埃及人死后其灵魂将接受终生审判,死者的心脏将被置于天平上与司法女神玛特的头饰法羽相衡量。”作为博物馆的解说员,张宇熟记着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所记录的历史和故事,“欧洲中世纪,根据日耳曼法进行水的考验,这是神明裁判的一种,犯人会被投入水中,如果浮上来,就是无罪,如 [详细...]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4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