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专访岳敏君:现在的文化是一种末世的文化
    2. 艺术家简介: 岳敏君,1962生于黑龙江,90年代开始自由艺术家生涯。近年来作品拍卖价格一路飙升,与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并称为当代艺术F4。岳敏君的作品有其鲜明的形象,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最新个展《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3月20日在今日美术馆展出。 创作的过程是完善自己思维的过程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嘉宾邀请到艺术家岳敏君先生,谢谢您作客搜狐文化客厅,我知道您的大展现在在今日美术馆开展了,您作品当中非常有名的岳氏笑脸是以您自己为原形的,是 [详细...]
    1. 大道无痕笔墨深——对话冯远
    2. 闻春燕:第一次与您见面之前,虽说在报刊电视上见过您,我还是想象不出自己面对的这位名画家是怎样的一个人。见面后,发觉您很亲切。合影拍照时,您说要站在书柜前面,还戏说:“这样显得有学问。”这种幽默风趣,让我想起了《苏东坡传》中苏子曾对其弟子由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不是好人。” 今天有机会再次与您面对面交流,我深感荣幸。 有人说,二十世纪诸多一流文化人中,林语堂最为接近苏东坡,在我看来,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坛最为接近苏东坡的是您。当然,您与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尽管都曾历经磨难,您没有象苏东坡一样有过一段激情与愤怒,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光辉、温暖、亲切和宽容。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对您极为关注。 冯远:你说笑了。我怎么能与苏东坡相 [详细...]
    1. 黄燎原对话岳敏君
    2. 黄燎原:你、方力钧、杨少斌等人的绘画被老栗归纳成“玩世写实主义”,这个定位是不是准确? 岳敏君:当时老栗做这个“玩世”,还有很多人呢,像王劲松啊。 黄燎原:有刘小东吗? 岳敏君:没有刘小东的展览,但是也算吧,什么宋永红、老方、刘炜、少斌、我,反正一大帮人呢,后来慢慢就剩下几个人,老栗当时主要是从画面那种气氛来讲的话,我觉得还是非常准确的,没有什么不准确的东西,而且别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认识这个东西,但是没有什么人重新从别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东西,所以可能还是比较准确的。 黄燎原:其实我觉得在这个中间,从风格上来说,也有好多的不同,就我个人来看,觉得当时在早期的时候,你、老方、 [详细...]
    1. 岳敏君:我在很不靠谱地画画 作者: 蔡卓
    2. 尽管作品在2007年创下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纪录,尽管因“描绘出了中国”而入选《时代周刊》“2007年度风云人物”,岳敏君还是坦言自己充满迷惑,“看不清楚”,“找不到真正的方向”。但他同时也乐于保持这种“不靠谱”的状态,因为那能让他的创作有更大的“自由度”。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公布了其评选的“2007年度风云人物”,中国艺术家岳敏君入选。同一份名单上,除了普京,还有巴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等人。而岳敏君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艺术家。 《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岳敏君:“如果你认为中国与这个世界 [详细...]
    1. 范曾专访:追忆恩师可染,塑山水画典范
    2. 记者:欢迎大家来到雅昌直播室,今天我们有请到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范曾先生。 李可染先生评价他的导师黄宾虹说,三百年来就是一个黄宾虹,对于您的恩师李可染先生,您作何评价呢。 范曾:我想黄宾虹、李可染这都是大画家,大画家的条件必须是一个大国家的;第二,必须有大的文化背景;第三他本人必须是大手笔。 因为山水画家所面临的对象是高山峻岭、沧海、川流,如果不是大国家没有这些对象,而且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这样的气派才能陶冶他们的心胸,所以要有一个大国家,中国具备。 需要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李可染先生、黄宾虹先生都具有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的根底,他们对传统的哲学、史学、文学各方面都有很精湛的修养。这种大的文化背景能陶冶他们。 另外需要他是 [详细...]
    1. 杜大恺:艺术全球一体化也是趋势
    2. 主持人:杜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杜大恺:我没退休。 主持人:但您要出院刊,要教学是吗? 杜大恺:不是,我在学校我还继续做我的教师,有一个清华美术的刊物我在那儿做主编。 主持人:有的网友问,您还有很多大量的社会工作,那您现在的绘画创作的时间还多吗?是不是每天白天工作? 杜大恺:像职业画画我就少了,我当老师占了很多时间,我还有其他的社会上的工作,但是因为年龄比较大了,我在他们几位里年龄比较大一点。 主持人:老大哥。 杜大恺:对,还是因为童年的时候,我对艺术比较喜欢,还是尽量的争取时间,多画一点画,我去年画了三百多张画。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都说,您以前画过连环画。 杜大恺:是的。 主持人:好多网友 [详细...]
    1. 杜大恺:寻求中国画的当代性自觉
    2. “此次展览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正好被安排在奥运会这个时间段举行,我们想表达期盼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的喜悦心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向记者透露,展览展出的是他近三年的作品,希望体现自己对中国画的最新理解。 在4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杜大恺涉猎极广,先后从事过水彩、油画、工艺、壁画的创作且成绩斐然,在艺术理论方面亦颇有研究。他的水墨画创作始于1990年,时间并不很长,然而凭借多年西画创作经历而产生的独特视角和对中西绘画语言融合互补的深刻理解,其水墨画语言别致,视觉冲击力强,个人风格鲜明,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杜大恺称自己的水墨画“还处在摸索的过程中”,长期的西画训练使他获益良多。“西画的训练有很多好处,对于拓展我们对国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提供了中国传统艺术不 [详细...]
    1. 岳敏君:F4也有生老病死
    2. 岳敏君背后的笑脸人已成为他的标志符号。   在一千年以后的人眼里,暖壶是存钱罐,篮球是通过放气引人发笑的道具,而奥迪车则成了捕鱼工具……这就是被称为当代艺术F4之一的岳敏君带来的“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展览。他将雕塑、油画、算盘、可乐瓶等看做1000年之后的古董,而展览现场则被布置为陈列这些“古董”的“博物馆”。   目前,该展览正在今日美术馆展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岳敏君毫不犹豫地将此次新作仍归于笑脸人系列,而且表示对笑脸人这个形象会一直坚持下去,“也许失败,但我要做实行者。”   - 人物名片   岳敏君   1962年生于黑龙江 [详细...]
    1. 丁方访谈:红色·旅
    2. 罗玛:请回顾一下你在“八五时期”的创作状态,以及“红色·旅”是怎样形成的?与当时的其它团体相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丁方:谈到1980年代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艺术家的情况,必然要牵涉到整个江苏现代艺术的状况。在今天各种艺术潮流、运动已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回过头来反观当时的状况,大致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江苏有它的特殊性,首先是它的国画很强,所谓金陵故都,人文底蕴深厚;另一方面,那些并非传统国画路子的艺术家,他们的活力和反弹力也很强。与其他省市的艺术家比较起来,这种反弹力体现为十分个性化和个人化,不像四川、湖北、东北的一些城市,那里的青年艺术家通常采取集群作战,他们往往组成一个拥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该纲领一般由某个艺术理论家帮助策划和指点,一旦确定,大家都会遵守。 &l [详细...]
    1. 晁楣:版画艺术正在转型过程中
    2. 本报讯:北大荒版画艺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最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从城市来到北大荒的大批垦荒者,显然是受到了白山黑土的感召,纷纷拿起刻刀画笔,描绘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那片土地。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艺术家,白天拿镰刀,晚上拿画笔刻刀。或者因为他们的作品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因此也产生了强烈的实实在在的冲击,成就了名噪一时的北大荒版画艺术流派。晁楣就是这个画派的主要创始人、组织者代表画家。 1931年晁楣出生于山东菏泽,1949年考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1958年参加北大荒军垦。这次深圳版画展,北大荒画派是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和很多老艺术家一样,年近古稀的晁楣也亲自来到深圳参加画展的开幕庆典。 谈起这个画展,晁楣十分激动,他说,中国老一代的版画名家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聚集在一起,开办一个规格这么高的展览,不要说在深圳,就是 [详细...]
    1. 他的刻刀让黑土地生辉:访北大荒版画创始人晁楣
    2. 晁楣:1931年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8年转业,主动要求到北大荒屯垦戍边,成为北大荒版画创始人;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版画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美展、版画展的金奖、银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联展、个展,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广为收藏;1992年山东省菏泽市建立“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1993年荣获中华文化发展终身成就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黑龙江日报》用大篇幅报道了黑龙江版画群体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的盛况,这在当时是震惊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一群年轻的版画家,用崭新的绘画语言,表现了北大荒垦区军民屯垦戍边的场面——绚烂的色彩、广袤的原野、火热的场景构成激情的画面…&h [详细...]
    1. 晁楣:关于版画制作工艺的思考
    2. 版画的创作过程与其他画种不同,它是通过不同质的中介媒体最终完成创作程序的,由而更加突出并强化了创作过程的制作性能的效用。版画家看重版画作品制作工艺的精湛和完美,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因为制作工艺(包括刻制和拓印等)对版画艺术来说,是创作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制作过程同样融汇了多方面的艺术表现技巧。制作过程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版画作品自身的成败。这一点版画创作比较其他绘画门类,体现得更为突出而且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版画作者必须全面的、准确的、熟练的、创造性的把握和驾驭版画制作程序的功能、技巧和效用。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十年代创作版画引进中国之初,版画作品制作包括拓印技法的粗糙,直接影响了许多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六十年代套色木刻在我国的兴起,由于制作工艺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进和提高,曾经不同程度的损害了许多版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观赏效果。出现这 [详细...]
    1. 创作的路上他脚踏实地的奋斗——访全国著名版画家晁楣
    2. 晃楣,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创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400余件,曾在60多个国家展出,有300余件优秀作品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收藏。作品曾荣获全国美展金奖、银奖,全国版画展优秀创作奖等。先后出版美术作品集6种,文论集两种,并主持编辑出版美术文献史料4种。曾担任中国版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黑龙江省美协主席、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等职,是中国当代版画北大荒流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画家。 7月19日,与晁楣老先生约好了采访的时间。但听说晁老的腿受伤,一直在家休养,我们还真有点担心这次采访能否如约进行。 走上楼梯,发现晁老已在门前迎接我们。亲切温暖的问候,和蔼可亲的笑容,在这位76岁老人身上,我们感受了敦厚质朴的内涵。一头柔软银发,勾勒着艺术家的气质;一双淡定友善的眼睛里,似乎写满了很多故事。晁老穿着一件红色的衬衫,干净而 [详细...]
    1. 紫砂宗师顾景舟谈紫砂 如何识别砂壶真假
    2.  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紫砂陶艺家,近代宜兴著名七大艺人之一(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其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不但深具东方特有艺术特色,更赋予时代气息,堪称为紫砂壶之一代宗师。     茶语清心   顾景舟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卒于1996年,享年81岁。在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顾景舟可以说是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治轩。   顾老少年时即立志于紫砂陶艺创作,18岁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 [详细...]
    1. 开幕式焰火总设计师蔡国强:闭幕式是狂欢的
    2. 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焰火在北京的夜空中呈现了29个大“脚印”、2008张笑脸。制造这场16分48秒焰火盛宴的“魔术师”,是中国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蔡国强。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29个大脚印“当然是真的”。 8月9日,当大多人沉浸在前夜那场盛典余韵里,蔡国强这位制造了那场16分48秒焰火盛宴的魔术师感到很失落。这是三年来难得的清静早晨,核心七人创意小组不用开会,没有紧急情况。桌上散落的文件、包里满满的文件都成了过去式,没用了。蔡国强说,“我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觉得特别不真实,很落寞。” 蔡国强是奥运开幕式焰火的总设计师。筹备奥运开幕式的三年,他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在北京买了房,把纽约工作室搬到北京来。带着一口浓重闽南口 [详细...]
    1. 艾轩访谈(一):前面那个落后的家伙!
    2. 一、前面那个落后的家伙! 艾轩谈话 时间:2004/6/12 地点:北京/泉发花园/艾轩画室 在这个时代领先是一种幸运…… W:人们习惯把你看作油画写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榜样和靶子你都当过,说说你的体会? A: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些画家的才能并不是特别突出,我就像一个在长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目标很远,脚下是看不到头的路,必须没完没了使劲蹬。经常听到身后有摩托车的轰鸣,我想,完了,摩托车一脚油门就要超过去了,可回头一看,摩托车拐到另外一条路上去了。再往前蹬,坏了,又有摩托车追上来了,可半天又没声了。 W:又拐弯儿了? A:不知他们去哪儿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既庆幸,又特别遗憾。本来应该有比现在多得多的干将, [详细...]
    1. 艾轩访谈(二):他觉得我这人有戏
    2. 二、他觉得我这人有戏 W:聊聊你成长经历。 A:我小时候胆特别小,什么都怕!这可能是由于从小家里不团结导致的,父母不和,在这种家里肯定会受影响。小时候并不知道,长大以后才明白到底是受了很大影响。我能来到这个世界真是万幸!当时正好是共产党跟傅作义作战,行军到河北深县的时候,我就出生在那儿。然后父母就散掉了,分别进了北京。我是后来随着部队保育院进的城。进城很久了,父母和好以后才来找我。刚把我找回去,他们俩又不好了,就再把我寄养在幼儿园,我一直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着。小的时候我比较孤僻,跟别的孩子不一样。那会儿我老蹲在墙角看蚂蚁打仗,不愿意跟小孩一起玩。长大以后,我觉得自己很笨,上育才小学的时候,我就爱画画,可我画不好。我看到好多同学画的好极了,几笔就能画出个骑马打仗的将军,现在我印象还特别深。后来我发现画画是一件很怪的事, [详细...]
    1. 艾轩访谈(三):什么时候发芽,谁也不知道!
    2. 三 在艾轩“感到前途渺茫”的岁月,创作出了很多充满希望和幸福的作品——它们大多有这样一付公共表情:在绚丽的阳光下努力、积极地做出榜样式的强颜欢笑。在下面两副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它们产生在不同时代,为了不同的目的,却都有隐秘的力量在摆布画中的主人公,有时是不可理喻的时代,有时是比时代更为永恒的的命运。 什么时候发芽,谁也不知道! W:你的成长经历和现在的青年比起来像是一段被有意歪曲的传说,不同的社会环境给人的内心感受天差地别,所以导致在作品里也差异巨大? A:像我这样,从家庭纷争到父亲被划为右派,遭遇社会歧视,生活大起大落。经历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每次开会我都战战兢兢,只要说到文艺界我就开始看会场外哪儿有厕所,我知道说到57年就说到 [详细...]
    1. 艾轩访谈(四):我喜欢画微妙的表情……
    2. 构思成熟之后,制作成草图,再把收集来的各种素材在草图上拼接和反复更换,以便找到最合适的点。把草图搞好之后,通常要把它们搁置一段时间,在另一种新鲜状态下,再看它们时会有不同的感觉。 确定要画一张画之前,最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各种工具要备齐。我喜欢用铅笔在制好的画布上画底稿,用硬的铅笔画很浅的稿子,这样用错了便于修改。橡皮是用软得能在手中发粘的那种,威力巨大。这种铅笔加橡皮的方式是在美院附中上学时老师上素描课教的,一直沿用至今。可见人之顽劣。 等到各个部位布置好了,我会用一种叫做亚克力(ACRYLIC)的半透明的做底子的材料来覆盖这层脆弱的铅笔稿子。 用大笔挖一块“亚克力”堆到所画的人的脑袋顶上,然后用大而平的刮刀顺着往下赶,一下子就把铅笔稿给覆盖了。覆盖住一个局部就用刮刀反 [详细...]
    1. 艾轩访谈(五):对考生的忠告与建议……
    2. W:对准备参加美术高考的孩子提几句忠告吧——   A:那要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想当画家,很多人是没办法胡乱找个生路。   我觉得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其中大部分人不会终生搞美术,但是你要把基础弄好。   不要跟着瞎起哄,最后看不住自个儿。立志当画家的人要准备吃苦,画画本来是玩,是娱乐,但是你玩好任何一件事都是要吃苦。像冲浪,在大浪中间跑,会经常翻车,还要面临被鲨鱼吃了。画画虽然安全多了,但吃苦是免不了的。越画越好,最后变成一个名画家,全世界人都来买你的画,这种感觉非常好。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坚实的基础,你考美院,就要做好准备,你不论往哪个方向发展,基础要牢靠。   现在很多老师极其不负责任,说现在是自由发挥个性的时代,老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句话搪塞,这很害 [详细...]
    1. 关于雕塑创作和教学的对话
    2. 孙:雕塑界这几年很活跃,展览很多,各种尝试也很多,尤其是1993年以来,雕塑的学术气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与之相一致,雕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得突出,这种局面应该是雕塑学术发展的一个机遇。你认为你与当前更年轻的一批雕塑家之间是否存在距离?你对诸如装置、行为等非雕塑化的倾向是怎样看的? 曾:近几年来,雕塑界的展览逐渐增多,方式也各式各样。雕塑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与西方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的传入,加之美术评论家的参与给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加入了兴奋剂。展览的筹备也似乎是比较匆忙,与过去相比,雕塑界的确是活跃了,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种繁荣中有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成份。我认为雕塑艺术创作不是靠一次展览、一次策划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雕塑家有一个恒定的心态,需要一个长期的目标。雕塑评论也是这样,有些问 [详细...]
    1. 雕塑大师展望阐述作品创作涵义
    2. 5月11日,当代艺术家展望先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个人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也是中国美术馆在奥运前期所举办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大型展览之一,展览展出了展望先生自1995年以来所创作的以不锈钢材料为主体的四组主要作品。 艺术中国记者对展望先生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详细内容: 艺术中国:展望老师您好,非常容幸能有机会为您这个大型的展览做专访,您在这次展览中拿出了不少比较新的作品,能否为我们就这些新作品做一些介绍? 展望:其实这个展览不应该说是一个全新的作品展览,它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这十几年当中,我的重要的代表作的一个全面的展示。虽然不是我全部的作品,具体讲是以不锈钢假山石为元素创作的一批作品。在这批作品当中,因为这两年还在发展,其中像《都市山水》那部分也做了几年了,但是这是最新在北京的 [详细...]
    1. 扩张的雕塑——黄笃与展望对话录
    2. 黄笃: 1995年以前,你创作的雕塑是学院写实主义方法的沿续,在这之后,你突然做了一个不锈钢假山石雕塑叫《太湖石》在1995年被选入我策划的中国与德国艺术交流展《张开嘴,闭上眼》(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作出这样一件作品出来让人很吃惊,这件作品较之以前的作品好像有一个断裂,我非常想知道这个断裂的原因。 展望:所谓的学院派,某种程度上讲是惯性的,就是说凡是从学院出来的人,一开始都是很难摆脱学院教育的。我觉得刚毕业的每一个年轻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你怎么样冲破学院曾贯输给你的东西?怎样重新找回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不可否认我们都会受到流行的影响,我们都受到有未来希望的思想诱惑。即使这样,还是要和自己的特性结合起来。 毕业后我创作了一系列超级写实雕塑,为什么从超级写实开始呢?超级写实是对抗表现性的艺术,完全是真实的,怎么样我就怎 [详细...]
    1. 袁运生:刘海粟先生画里的中国文化
    2.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下面有请袁运生先生发言! 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各位,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很高兴,也听了很多朋友谈到刘海粟,我觉得很令人振奋。 刘先生画的这种展览,当然事情非常好,尤其是在市场膨胀的情况下,非常认真来做展览我觉得非常感动。20世纪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刘先生艺术上的评价,我觉得要想说又说不出来,要说又说不透也说不肯定,也不好把话说完,应该留有余地。我觉得这是受了上一代人个人之间矛盾的影响,这影响了我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刘海粟先生毫无疑问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大师,无论从那个角度讲。因为他既是教育家、杰出的油画家,又是国画家,从书法艺术来讲,他也是大师,这种人是非常难得的。我知道他的展览在办的时候 [详细...]

艺术知识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 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 书画保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 科学的油画去尘方法
· 书画存放过程中四点要诀
· 珍贵书画安全度过雨季的良好办法
· 珍藏字画的保养要点
· 连环画的三大保存要点
综合评论
鸠山由纪夫为中国画家李翔 王界山 张鹏颁发“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
墨海丘壑藏真意——论何占福山水画的传统血脉与当代灵光
书法大师·刘恒志——2025中国艺坛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
李书成的艺术征程《中华颂-大世纪》
德艺双馨著名实力派画家——吴秋华
油画家·曲直——2025中国艺坛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
徐青峰的水墨作品:抒放与隐谧
【五一专刊】中国艺术名家刘恒志佳作欣赏
用大美之境写美书:书法名家刘恒志作品选
笔墨凝香绘元宵——特别推荐画家康康
「聚焦两会」2025年重点推荐艺术大师——刘恒志佳作鉴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4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