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女画家阚玉敏日志:画画即禅修,是一种体验的艺术
    2.  我喜欢画画,更喜欢书法,最喜欢禅修。我用于画画的时间不多,反而用于书法的时间多一些,禅修的时间更多一些。因为一位禅师跟我说过:禅修相当于你做任何事情。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快乐。早起,禅修打坐。念念经,念念大悲咒,念念佛。更重要是念自性佛,再参一参话头:念佛是谁,谁在念佛?   早课结束,就开始练书法。书法主要学古人的,现代的书家虽也有喜欢的,但大多浮躁,名过其时,不学也罢。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下午画画,画画之前找来一大堆资料,看个不停,每次看都像一个饥饿已久的孩子,有时没画上几笔,下午时间就没了。只好晚上再画吧。   画画也好,看画也好,最主要的是用心。用心就是一种体验,用心作画才能人画合一,才能获得快乐。我想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禅修。   有朋友对我说: [详细...]
    1. 李黎访谈:诗歌、艺术与审美人生
    2. 2013年11月19日,中国诗歌评论界领军人物、美中基金会创始人李黎做客新华网,与网友畅谈“诗歌、艺术与审美人生”。 主持人:您最近出的一本书,叫《诗是什么》。这本书汇集了您80年中前期的诗评作品。那么,现在的您认为诗是什么呢? 李黎:很多人说你这么多年搞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好像已经很国际化了,是NGO比较活跃的领军人物,为什么突然出这样一本书?是你想重操旧业吗?我出这本书,并不是说我想回高校出书或者专门做诗歌这方面的研究。我出这本书,主要是感觉到大家对诗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对审美文化相对比较漠视,商业文化又过于发展。所以,我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诗是什么?”大家可能会突然一楞,大家会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有诗吗? 主持人:但诗的存在对我们这个社会来讲又是非常有 [详细...]
    1. 专访:形居尘俗,心栖天外--访中国国画家何家英
    2. “形居尘俗,心栖天外。”这是中国当代国画家何家英珍藏的一枚印章的印文,也是于21日在西班牙东北部古城巴塞罗那开幕的“何家英当代绘画展”的主题。   这个以强烈的精神审美追求为主的主题诠释了画家对创作本质的理解。他在古城哥特式建筑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展大厅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围绕国画艺术的技法和境界谈了他的看法。   “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文人绘画中,艺术追求超凡脱俗,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他说。   何家英这次展出的绘画作品绝大多数以女性为主,如《酸葡萄》《十九秋》《舞之憩》《朝·桑·露》等。对此,他说:“女性一直是艺术关注的对象。女性的温婉、纯洁、自然时常打动我,会借这种高贵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志和心声。”   何家英说: [详细...]
    1. 卢鹏:国画创作需融入中国文化和自身特色
    2. “中国画需要将自己的特色放在画里面,如果要画桂林山水就要去桂林,要将更多中国的文化融合在里面,构成一幅画。”日前,知名画家卢鹏先生在“2013卢鹏风景画展”举办中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古典精髓融入油画创作   国画是对中国文化的研讨,从小就喜欢绘画的卢鹏在绘画方面创造出自己的一套风格。卢鹏告诉记者,中国画需要将自己的特色放在画里面,如果要画桂林山水就要去桂林,要将中国的文化融合在里面,构成一幅画。   浮躁社会的取舍   据卢鹏介绍,目前各种各样的画派都有,古典画法比较接受大众化,比较写实,但是太写实就容易让人觉得太伤笔画,没有灵感。卢鹏 [详细...]
    1. 对话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
    2.   近年来,各艺术机构、媒体等越来越关注青年艺术家,从国内到海外,形式层出不穷:比赛、展览、拍卖会、公益活动......不论组织方有怎样的目的, 最主要是要真正了解当下青年艺术家,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对话中发现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思维和想法,也了解到军旅艺术家的生活状况。   记者:你是如何与艺术结缘的?   胡云峰: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带我参观黄继光纪念馆,里面有一幅黄继光的油画那是第一次见到油画。后来上小学二年级父亲同事孩子有学画画的,周末就跟他一起去县城的师范院校学素描,后来我就在学校就报了兴趣班,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记者: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艺术经历。   胡云峰:在北京画班学画画 [详细...]
    1. 翰墨生情笔端生辉——访开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闫振
    2. 人物档案 闫振,又名闫金政,书法四体皆能,学养深厚,精研书法理论,加之其聪慧的悟性,融众家之所长,承传统神韵,创自家风格,技艺高超,书德高尚,其书作先后20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和联办的大展赛中入展和获奖,还被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新加坡博物馆等海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闫振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开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杞县烟草专卖局局长,曾荣获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百强、西冷印社百强书法家、河南省政府五四文艺奖金奖、省自学成才称号等诸多荣誉,当为书坛中青年之“实力派”之列。 一个秋雨沥沥的周末,我们专程来到书法名 [详细...]
    1. 周燕:墨落千峰里,梦行雪尘中
    2. 【画家简历】 1977年出生于浙江临安,2001年12月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3年6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专业,获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8年7月结业于文化部第二十三届岩彩班。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研究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 作品《水归沧海意皆深》获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书画印”三大展最佳精品奖——单项最高奖(西泠印社主办) 作品《天台溪乡》获黎昌杯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中国文学艺 [详细...]
    1. 漆画的解读与践行--程向君访谈录
    2.   程向君先生作为现代漆画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多年潜心于从漆画本体语言出发,探究漆画艺术的表现空间,推陈出新,特立独行,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走在漆画发展的前沿。本期访谈中,程向君先生不但对个人创作作了详实的回顾与多维度的阐释,更对漆画艺术评判标准及漆画独立表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直指漆画之发展“瓶颈”,观点犀利,警人深思。   一、突破工艺局限 重构漆画艺术评判标准   陈亚凡(以下简称“陈”):程老师,几个月没来您的工作室,看到您又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您依然延续了惯用的“厚涂”表现手法。这种“厚涂”手法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材料感、肌理感,与人们传统视觉经验中平整、光洁的漆工艺效果大不相同,显得格外突出,这似乎已成为您个人的标志性符号。对此,韩国的一位漆艺家曾说,“中国当代 [详细...]
    1. 《雕塑中国》系列访谈之对话于凡--重视雕塑本体
    2.   记者:“雕塑中国”的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次创作回顾展,从1918年建校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也相当于是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史流变过程的一个回顾,而您,作为雕塑系的老师,同时又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从您的角度,是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个大型的历史性回顾展?   于凡: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央美艺术中心提供场地和资金,雕塑系借此机会举办这个展览,我觉得还是很难得的。梳理一下中国雕塑的历史,还配合有展览的系列讲座,我也主持了由刘礼宾老师主讲的第一场讲座,我觉得这样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好处。央美是怎么来的?雕塑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学术上,这个展览都可以引发人们思考。其实每位雕塑家在历史格局里面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对雕塑家、对学生来说能够看清这个位置,明白他的分量,自然会有一种责任心在里面,我觉得特别有必要 [详细...]
    1. 汪港清、韦红燕伉俪访谈:工笔画发展应有精神回归
    2.   他们大学时代相识,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支持。他们非常有默契,虽然在绘画形态上有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格。   2013年8月,等待数天后,终于与两位老师见面。韦红燕和汪港清的工作室放着未完成的作品和成摞的书籍,除了这些就是绘画用的笔墨。在这种简单、朴素的环境下,二位有的是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信仰。   采访人物介绍:   汪港清,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韦红燕,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二位现在合带汪港清、韦红燕工作室培养工笔画硕士研究生。 [详细...]
    1. 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访谈
    2.   一直以来,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青少年肖像使人深深着迷,传统的迷恋者在其中看到了19世纪静止肖像的神秘,现代的先锋者在其中找到了影像洞察心灵的策略。是什么让迪克斯特拉的肖像如此不同?英国记者、评论家安妮·席林·耶格(Anne-Celine Jaeger)曾在其《图像制造者,图像拍摄者》(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一书中呈现了与迪克斯特拉促膝而谈的对话,或许不能让我们“知全豹”,但也可“窥一斑”。   莱涅克·迪克斯特拉:对发生的一切打开心门   耶格:你是从何时投身摄影的?   迪克斯特拉:我一直为成为一名艺术教师而学习,但逐渐发现这样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19岁时,一位朋友将他的相机 [详细...]
    1. 访谈:纽约《时代》杂志图片编辑凯西·莱安
    2.   莱安始于1978年西格玛图片社的职业生涯,当时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并且为纽约《时代》杂志编辑比特·豪尔发送图片。由于其敏锐的目光引起了豪尔的注意,因此邀她会面并且不久就给了她一份工作。20年来,莱安一直呆在《时代》杂志,接触了每一个主题计划并且如同当年一样勤奋工作。  是什么原因让你在《时代》杂志的工作如此激动人心?   最精彩的就是我们在杂志经营了数量巨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图片故事。这可能比如何出版物都来得丰富。我们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摄影的各个流派,从纪实都高度观念化的肖像,一直到工作室里的建筑构成。   你是如何为一个报道故事选择一位摄影家的?   挑选摄影家是整个过程中单独的最重要的一步。根据各种给出的方案,我们通过隐藏在图 [详细...]
    1. 访谈:慕尼黑摄影和新媒体部主任英格·格雷夫·英格尔曼博士
    2.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经过专业训练之后,英格尔曼作为一个自由职业的管理者工作于柏林和汉诺威。2002年以后在慕尼黑担任摄影部主任,负责充实博物馆的固定收藏,并且组织每年的摄影展。   为什么你认为人们对摄影的兴趣会日益增长?   摄影的不断繁荣是不可置疑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摄影就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人们第一次将摄影归入了艺术的领域。到了第三帝国,摄影被德国用于宣传的工具。不幸的是,摄影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失去了信任度。到了70年代,艺术家才重新恢复了摄影的力量。然而我以为真正的突破是贝彻学派所拍摄的彩色和大画幅作品,这是纪实形态的一次大的进步。然而,数码化给摄影带来了最大的革命,展现了全新的历史面貌。  你是如何选择展览对象的?   我一直思考从 [详细...]
    1. 中国的“夜”与“雾”:David访谈
    2.   将于9月14日在家里画廊举办的“夜雾: 大伟 安丝林个展”中,将展出大伟·安丝林(David Ancelin)近期在中国创作的版画和绘画作品。David是一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05年毕业于法国尼斯当代艺术学校(Villa Arson), 现为法国图卢兹美术学院的丝网印刷教师。 2009年David初访北京,而此次他再次回到中国,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家里画廊继续他的图像加工。   此次展览将分为“雾”与“夜”两个系列,并分别由大幅的不锈钢和丝网版画还有小幅的丙烯绘画组成。整个展览将围绕图像的关系以及被它所篡改、虚构和重塑的现实的中国风景。 “烟雾(smog)”是“烟(smoke)”与“雾(fog)”两个词的结合。它可能指代污染,也可能意味着不安或恐惧。但这对于观者则见仁见智,David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 David [详细...]
    1. 赵永康、滕英伉俪访谈:相对独立才有更大发展
    2.   他们是强调距离感的伉俪艺术家,他们说是这种距离感使各自的艺术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更大的可能。赵永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出生在北京。滕英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出生在杭州。南北画派的差异,艺术形式的差异,是什么样的绘画理念使他们走在一起?他们又对当代的艺术教育有怎样的看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伉俪艺术家赵永康、滕英,来了解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相同和不同。   采访人物介绍:   赵永康:1958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艺术硕士。1985年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滕英:1960年生于杭州。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5年参加赵无极油画艺术研究班研习。19 [详细...]
    1. 马海芳现场鉴定作品真伪(一)
    2.   导语:7月12日,雅昌艺术网邀请鉴证备案艺术家马海芳在位于798艺术区的演播室进行访谈,马海芳老师详细谈到其书画作品的赝品市场,造假技术的升级 ,不仅增加辨别难度,也让包括马老师在内的很多书画家不堪其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马老师坦言,雅昌网鉴证备案服务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藏家和画家对赝品的担忧,也在规则上对复杂的艺术市场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马老师对藏家提出建议,也在现场就其画作的真伪在画面细节上一一叙述,也我们也更加了解了马老师画作的特点和其仿作的手段。   雅昌艺术网:刚刚您谈到关于您的假画市场,50%的比例还是很大的,您有没有推荐的方式,比如说有人想买您的画,除了拍卖行或是通过您自己来购买,还有其他方式吗?可否推荐几种方式?   马 [详细...]
    1. 杨振中 现在只能和自己斗争了
    2.   和杨振中的这次访谈有点偏离预设的轨道,所有关于他的个人创作经历以及他的作品的提问,几乎都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我心想“这位艺术家当真不能聊”。而当提问展开至杨振中这些年在上海参与过的策划工作时,话匣子打开了,在杨振中的生动讲述中,我不由地希望自己也经历过那样一个时期。好比说某一日打个电话,快递员可以给我寄过来一个展览。然而这种“有意思的事情”怎样也不会重演。   Hi:这次展览有不少以前的作品,像《鱼缸》、《上海的脸》等。这些老作品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展示方式?   杨:其实以前也是这么展的,我就想复原当时的样子。鱼缸那个其实是1996年的作品,我是完全复制当时的样子,连那个电视机也是老式的,现在都是平板了。因为这个作品首次展出是在杭州一个叫“现 [详细...]
    1. 沈桂林访谈:上海不缺艺术人才,只缺推广人才
    2.   记者=T   沈桂林(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董事长)=S   T:美丽道07年的时候就已经创立,目前在北京、上海、海南、巴黎四个地方有分支机构,您当时在创立这个机构的时候,就已经设想要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设立画廊吗?这是您的一种运营方式?   S:一开始没有,我是到了北京以后才萌发了做一个全国连锁画廊的想法。中国的画廊业目前看来还比较弱小,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和国外画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出于我自身对艺术的喜爱,另一方面是画廊创立以后,有机会和很多艺术家交流学习,不仅因为他们的作品打动我,还我,我认为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我很欣赏艺术家在艺术 [详细...]
    1. 访谈:蔡国强在澳洲的惊险时刻
    2.   上海-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包括爆炸的汽车,以火药作的画,以及用干草、纱布、树脂和羊皮等材料创作的不断撞击墙面的狼群,而这些创作的灵感或多或少源于他的故乡福建泉州。从今年11月23日起,蔡国强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现代美术馆展出其最新展览,名为“归去来兮”。在该展览于上海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蔡国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分享了他最新装置的创作灵感、在过去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危险等多个话题。   这次新展览的灵感源于你之前在澳大利亚的旅行,那么是什么令你去到澳大利亚,以及你对澳大利亚的哪些东西最感兴趣?   在1996年,我参加了由昆士兰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我的展览提案是在布里斯班河上进行烟花爆炸,作品名为“龙或彩虹蛇:一个受祝福或被畏惧的神话”,即“为外星人所作的计 [详细...]
    1. 韩国设计师安尚秀访谈
    2.   香港--安尚秀(Ahn Sang-Soo)用毛笔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我的名字。他说他更喜欢用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尖和蘸墨水书写的方式非常适合在餐馆里的餐巾纸上写字。安尚秀之所以写我的名字是因为他会记录下每一个拍摄过“单眼”系列照片(One Eye series)的人的信息。在过去二十年中,他已经拍摄了30000张照片。 目前,“单眼”系列中的190张照片,连同用书法写有名字和标注的笔记本正在刚刚装修过的香港K11购物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名为“一目了然”。本次展出的“单眼-香港系列”延续了安尚秀一直以来拍摄肖像的方式,即让被摄者蒙住一只眼睛。这个系列的参与者包括了很多香港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等。香港著名设计师黄炳培(Stanley Wong),别名又一山人,也在其中。   安尚秀说黄炳培非常热 [详细...]
    1. 访谈:柏林基肯画廊创建者和合作拥有者鲁道夫·基肯
    2.   作为德国最早的私人画廊的拥有者之一,基肯已经在艺术世界活跃了30多年,代理了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如赫尔穆特·牛顿、戴安·阿巴斯、史蒂芬·肖尔、以及贝彻夫妇等。基肯画廊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其多样化。代理的摄影名家涵盖了19世纪至今。   你是如何创建基肯画廊的?   我当初是想接手我父亲的公司,但是我太喜欢摄影了。尽管我学的是经济学,但是我还是申请进入了埃森的斯坦纳特摄影班。斯坦纳特接纳了我,但是建议我还是先完成经济学课程。我在获得了经济学学位之后,又选了罗彻斯特视觉研究工作坊的摄影课程,在纽约,两个学期。有一天,我遇上了纽约光画廊的指导。于是就问他是否可以在德国代理光画廊的摄影家。后来我就和斯切曼在亚琛找了一家旧书店,那是在1976年,但是实际上的画廊是在后来才正式创建的。 [详细...]
    1. 墨斋INK STUDIO画廊经理盛洁:用时间做好当代水墨画廊
    2.   导言:   2013年5月26日,在草场地的红一号艺术区,毗邻泰康空间,一家美国的画廊:墨斋INK STUDIO以当代著名旅美艺术家郑重宾的个展开启了它北京的首展,这个展览开的有点悄无声息,以至于圈内许多人都对这个画廊和这个展览毫无了解。然而,就是这家看似非常低调的画廊,却有一个远大理想:致力于展出与纪录中国当代重要水墨艺术家的实验艺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当代水墨。而且画廊在举办每一个展览同时,还会致力于当代水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为每一个展出的艺术家个案出版双语的书籍。   在当下当代水墨市场火热的时期,国内外纷纷举办水墨艺术展,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解读成西方画廊对中国当代水墨市场的入侵。为什么这样一家美国画廊会选择来到中国,在当代水墨成为市场热潮的今天关注这一领域?它的中国布局又是怎样的? [详细...]
    1. 专家解读和田玉收藏存在的三大误区
    2.   胡学年(注册珠宝检验师、注册珠宝评估师、广东省地质局广地珠宝首饰公司高级工程师)   误区1:重色不重质   羊城晚报:很多人都知道和田玉中的极品就是羊脂白玉了,一些人买和田玉追的就是越白越好。但和田玉是不是“一白遮百丑”?   胡学年:和田玉按颜色分,主要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糖玉这几种,其中价值最高的当然就是羊脂白玉了。但一块和田玉好不好,最重要还是看其质地,看其本身的细腻、油润程度,颜色反倒是其次。   误区2:重皮不重质   羊城晚报:在和田玉的藏家队伍中,还有的人专追“俏皮巧色”,有皮的和田玉价值是不是更高?   胡学年:和田玉的山料是没皮的,只有部分籽料有皮。如果是真皮,那就是 [详细...]
    1. 批评家皮力对话艺术家林天苗
    2.   访谈人:皮力、林天苗   皮力(以下简称“皮”):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着你作品当中那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比较少,相反有很明确的手工感,而且它们都是用巨大劳动量达到一个极致的视觉效应。把几万根钢针插在一起的最早的作品就已经有了这种特点,现在用丝线也是这样的。这个特点你觉得是从哪来的?   林天苗(以下简称“林”):我非常欣赏的艺术作品,是那些在背后花很多很多的心思去思考,然后用一种新的、独特的视觉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不欣赏仅仅是有一个点子,点子作品。社会好像发展得越来越快,机械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通过手工来反映和反射我们的思想和哲学的东西越来越少。这种东西有的时候给你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新感觉,在制作的过程中,又能够给你一个新的方向去发展,特别有意思的方式,也体现一种东方的审美趣味。人类近一百年丢掉的 [详细...]

艺术知识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 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 书画保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 科学的油画去尘方法
· 书画存放过程中四点要诀
· 珍贵书画安全度过雨季的良好办法
· 珍藏字画的保养要点
· 连环画的三大保存要点
综合评论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特别推荐画家北海
刘恒志:异军突起的当代中国书法大师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推荐最具收藏价值书法家刘恒志
论匡伟光绘画作品的当代性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特别推荐画家李净植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特别推荐画家田明兴
翰墨丹青|喜迎国庆——2024著名画家陆学东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特别推荐画家赵纯厚
翰墨丹青|喜迎国庆——2024著名画家金征东
翰墨丹青|喜迎国庆——2024著名画家秦阳虎
画家王英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题报道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42(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