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戏泥乾坤骋怀日月—紫砂壶
    2.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细节的真实,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基本条件。话说公元前473年11月,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以西施为美人计,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功臣越国大夫范蠡,却带着美人西施隐遁江湖,来到了古宜兴,他们以制陶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范蠡也成为后世窑工们开炉、起窑时祭奠的窑神。那么,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与制陶有关的电视剧《紫玉金砂》拍摄背后的故事。制片部门为使剧情的细节更真实,邀请著名壶艺大师吕尧臣做电视剧的壶艺总监,并为这部戏制作主题壶。他们还从博物馆和藏家手中征集200多把,明、清时期的精品紫砂壶做道具,总价值上千万元。观众们看到的不论是演员手中的壶,还是在某处摆放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精品紫砂壶”。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紫玉金砂》把一对神秘传奇的“阴阳太极 [详细...]
    1. 专访:付出见证成功——宜兴青年陶刻艺术家王翔
    2.  中新江苏网六月二十一日电:题:付出见证成功——宜兴青年陶刻艺术家王翔   中新社记者:丁梅   走进王翔的工作室,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藏品柜里,上千册的各类艺术书籍静静地散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更加衬出主人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   很难相信,眼前年仅三十三岁的王翔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年纪轻轻的王翔是宜兴知名的陶刻艺术家,从少年时期就痴迷于陶刻艺术的王翔,而今已创作了大量陶刻挂盘、剑筒、笔筒等多种器皿。他的作品门类丰富且艺术性极佳,其中多件被收藏家誉为珍品。   去年八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家张守智教授看过王翔作品之后感到很惊讶,称赞其陶刻技法“独树一帜”,把中国的文人书画艺术巧妙结合到紫砂作品上,款式新颖,做工细腻,难度很大。年轻的 [详细...]
    1. 在继承中固本,在创新中发展—紫砂壶艺演进的思考——唐朝霞
    2. 唐朝霞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锃风民间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总监,江苏宜兴紫砂协会理事。唐朝霞生于宜兴蜀山壶艺世家,先祖唐凤芝,唐祝和是民国时期著名制壶家,她1985年从艺,身为唐门第五代传人,经家传技艺严格训练,个人的刻苦钻研,勤奋实践,吸取众长,兼容并蓄,学得唐门真传,形成“气韵丰茂、神形兼备”的独特艺术风格,擅长全手工制壶。自2000年以来,作品连续六年荣获国家级艺术博览会金奖,深受收藏界及专家好评。是目前紫砂界富有实力和潜质的中青年陶艺家。她的讲座,将会引领我们进入神奇的紫砂世界,去聆听紫砂的许多传奇故事,去感受紫砂泥的芳香、紫砂壶的奇妙 主持人陆穗岗(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今天非常热闹,因为今天我 [详细...]
    1. 吴扣华访谈:紫砂壶:厚实的协调
    2. 产于江苏省宜兴市丁山镇的中国宜兴紫砂壶,曾有“一两砂泥一两金,寸金难买寸金泥”的俗语。如今,宜兴紫砂陶业部分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所制紫砂壶,其价已远超同等量的黄金价格。   宜兴紫砂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紫砂陶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具有多种天然的色彩,而且可塑性极佳,能仿制各种器物。再加上工匠、文人和艺术家的精雕细琢,成为了一件件艺术珍品。   这一期的“个性艺术”,就邀请“东瓦窑陶艺坊”的吴扣华先生来谈谈他和他的紫砂陶艺。   问:我知道您是1982年高中毕业进入宜兴紫砂厂学艺的,当时怎么想去学习紫砂陶艺的呢?或者说,紫砂陶艺有哪些方面吸引了您?   答:在校期间,我曾到紫砂厂去看工艺师们做壶。看到 [详细...]
    1. 唐云来专访
    2.  唐老师不仅是领导,更是书画名家,一见面就让人感觉谈吐不凡。这次代表陶都网对他进行专访,他非常的开心。一说到陶都网,他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以下简称记和唐)   记:唐老师是领导,同时也是文人,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您对宜兴的感受吗?   唐:见到宜兴的第一眼,我就想起了王勃《腾王阁序》中的一句话“物华天薄,人杰地灵,名人汇粹,人才辈出”,宜兴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风景名胜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这次看到这么多紫砂大师们的创作,我觉得感触良多。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各类艺术的结晶,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记:唐老师开始接触紫砂是在什么时候呢?   唐:90年代初吧。当时有个朋友叫陈复澄,他来天津举办一个紫砂个人艺术作品展,那个时候我突然发觉紫砂的确是个很精妙的东西。后来罗文华老师著了本阐述紫砂 [详细...]
    1. 2006宜兴紫砂之星评选专家组组长张守智专访
    2.  目前,紫砂之星活动已胜利落下帷幕,这次活动受到了紫砂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对此中国陶都网对本次活动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老先生进行了专访。张教授就本次活动的意义、紫砂行业未来的发展等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视角和分析。 中陶:这次紫砂之星的评选全部是由专家现场评出,这应该是一个尝试,是以往所没有的,您对这届紫砂之星的紫砂技艺水平有个怎样的印象?您对活动的意义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张:这次活动在宜兴应该算是一件新事物,我参加了这次评选活动,感觉年轻人比较多,我看过之后感到很惊讶,我觉得三天能做到这样好,而且是徒手成型,不管是圆器、方器甚至一些异形器皿,难度很大,能做到如此的效果,我感到很佩服。看到这样一批青年人进步,我很高兴。我感到我们紫砂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提出,我们今后的发展要 [详细...]
    1. 2006宜兴紫砂之星评选评委曹亚麟专访
    2. 曹亚麟,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本次2006宜兴紫砂之星评选活动评委之一。 中陶:紫砂之星比赛已经结束了,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收藏界,对这次的比赛都极为关注。作为评委组的组长,忙进忙出,在比赛过程中,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呢? 曹:紫砂之星比赛已经结束,我作为评委之一,全过程参与了这次评比活动,我体会最深的是,紫砂事业后继有人,紫砂事业将更加繁荣兴旺。这次活动总共有50多人参加了评比比赛。他们都是年经人,朝气蓬勃,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断追求,各有所长。他们有的擅长方货,有的擅长圆货,有的擅长花货,有的擅长光货,且其技艺熟练高超。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意识,有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中陶:选手们大都职称不高或者没有职称,但是技艺却都不凡,高手过招往往都注重细节,您觉得这次比赛中,这些东西 [详细...]
    1. “紫砂之星”即将亮相天津—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长王俊华专访
    2. 紫砂壶是宜兴独有的、享誉国际的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在经济腾飞、国泰民安的今天,随着艺术品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及茶文化的不断推广,紫砂壶的收藏热亦呈现日增夜长的形势。壶市牛气冲天之时,甚多的紫砂艺人完全是凭着对紫砂的无限热忱,默默无闻地从事紫砂壶艺耕耘,认真地工作着。他们的实力让人敬佩,作品也让众多的紫砂爱好者惊喜,他们的确是靠着自己的作品来说话的!所以,这样的紫砂艺人也应同样受到大家的尊重!   “宜兴紫砂之星评比”是紫砂行业协会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手工,促进紫砂行业良性发展而开展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 为此,中国陶都网对紫砂行业协会会长王俊华进行了专访: 中 陶:“宜兴紫砂之星”评选是促进紫砂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吗? 王俊华:根据国发〔20 [详细...]
    1. 传统艺术与现代意识——胡顺卿访谈录
    2. 博宝艺术家网:请您谈一下您的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 胡顺卿: 作品的创作,首先,你要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体验。体验这个世界的什么是美好的、丑怪的;知道人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发现人们对美的需求,感知人们的心灵活动和行为方式。其次,在你充分获得体验感知这个世界的丰富的材料下,运用你的最熟练地托物方式,以较为具体的事物为载体,泼墨挥毫。这时你将沉浸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你在你的性灵情感的驱使下提取你的长期积累的可用手法,尽情泼墨,洋洋洒洒;笔走龙绕,色墨风雨;情溢江海,旷月入怀。不时,优秀成功作品问世。这就是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 博宝艺术家网:我们再回到稍微相对宏观的话题,就是从文化意识的这个角度。您觉得未来中国的所谓的主流价值,是和西方的整个文化体系是形成一种融合的态势为主,还是以冲突为主要面貌? 胡顺 [详细...]
    1. 花鸟画中的情感追求——胡顺卿访谈录
    2. 博宝艺术家网: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中的学术和商业的关系? 胡顺卿: 在艺术创作中学术是第一位的,商业是第二位的。不能把商业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要件。艺术家学术创作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不以市场为指向),这样,不同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作品才使得艺术领域的艺术品异彩纷呈,才有艺术品的百花齐放。而后再进入市场。这样市场上的艺术品也显得丰富多样、五彩缤纷。如果以商业市场为第一位,艺术创作不但会流入世俗,以买家为创作导向,艺术家的心灵得不到创作充分释放,也很难有好的作品面世。所以以学术创作第一,商业第二能充分发挥艺术家的潜能,面世优秀作品;进入市场既能满足人们对艺术品的不同的消费需求,还能使艺术家有收入养家,以支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博宝艺术家网:在中国古典绘画史上,“托物见志”的艺术表现 [详细...]
    1. 国画家胡顺卿谈抽象绘画
    2. 博宝艺术家网:您对抽象绘画是怎么理解的?种种理解如何体现在您的作品中? 胡顺卿: 抽象与具象相对应,是受西方抽象派的影响对中国水墨画的一种激变。他多以抽取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以块面、点、线来概括,给人以强烈对比、活跃激情。他不是似与不似之间,而是似是而非,给人以更多的想象、联想。并使中国水墨画变得丰富多彩。在作品中正在尝试。 博宝艺术家网:您对现当代艺术怎么看?我们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他们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胡顺卿: 我们学习的是传统艺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现当代艺术。他应该是新的前卫艺术,正处在探索研究的阶段。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并使艺术变得丰富多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前人的创作理论思想和数万计的创作方法技能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的。前人的那个时代,他们研 [详细...]
    1. 博宝网专访书法艺术家胡顺卿
    2. 博宝艺术家网:最早一次参加的艺术展览是什么时候,可否谈论一下当时您的参展作品和展出的情况及背景吗?感受如何? 胡顺卿: 最早的一次展览是在2001年10月,是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中华魂’书画作品邀请展”。展览地点: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作品是幅《牡丹图》。展览可谓盛况空前,当时也制作了光盘每人一张。并邀请参加故宫、颐和园、长城的观光旅游。但由于本人当时客观情况没能如时参加,很是憾事。虽然没能参加,但当时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终于得到重要艺术部门的认可。它既是以往的绘画生涯的艺术总结,却又给自己增强了从事研究书画事业的信心。同时对自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本人更加努力,以本次展览为动力,勇于探索,深入研究,孜孜不懈追 [详细...]
    1. 我执著 我逍遥——对话梅墨生
    2. 梅墨生,男,曾署抱道,觉予,觉公,斋名方圆化蝶堂。1960年生于河北。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今为河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后修业于中央美术美院国画系及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少年习书画,并喜医、武与文学等。十二岁始临帖,十五岁从师习内家拳。书画曾先后问业于宣道平先生、老书法家李天马先生、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为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文武双修,自习于传统文化多年。三十岁后游学京城。并讲学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兼事书法、绘画实践与艺术史论研究,著述颇丰。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曲阜师大、山西师大、河北理工大客座教授,北京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特聘讲授鉴定专家,国际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详细...]
    1. 一切艺术皆向抽象靠拢—专访艺术家李磊先生
    2. 今日艺术网: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您面对面的交流,最近有什么新作吗?   李磊老师:最近在忙“今日中国艺术家丛书”之《李磊-楼高人远天如水》这本书的出版,里面收录了龚云表、汪民安的两篇评论,我和刘晶晶的一篇对话,作品主要是集合了我2003年以后的主要的创作,这些创作重点就是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一些抽象艺术的语言,对抽象艺术进行一些探讨,同时也呈现了近20年的学术思想线索及脉络,主要作品是近些年相对比较现代的作品。   今日艺术网:袁鸿惠老师介绍您的时候用了三个非常.第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第二个非常:非常儒雅的馆长,第三个非常:非常具有温柔敦厚的古典人文气蕴的艺术家,那我们就从第一个层面上展开吧,您出生于军人的家庭,父母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呢?   李磊老师:父母对 [详细...]
    1. 中国水墨的发展与创新——访著名水墨画家卢沉
    2.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卢沉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受到中国画大师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的严格教育和训练,掌握了扎实的素描和笔墨造型能力,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著名的水墨画家,在中国画坛产生重要影响。早在70年代,他就率先提出中国水墨要向现代艺术借鉴,提出水墨发展要多元化,重视画家的个性和自由创造,为中国水墨画铺开了一条漫漫变革之路。近日,我参观了卢先生郊外的工作室,并与其深入交谈。 陶宏(以下简称陶):卢先生,众所周知,你早年师从于中国画大师叶浅予、李可染和蒋兆和,可见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你影响之重大,而在当今被现代观念所冲击的时代,你怎样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 卢沉(以下简称卢):我们的民族传统是优秀的传统,与西方的传统一比较 [详细...]
    1. 中国书画如何和世界接轨——访刘旦宅
    2.  走进刘旦宅的知白堂,看到他用铅笔在纸上勾勒马的轮廓,画案上已经放着多张,勾勒出马的多种姿态。在我的印象里,刘旦宅每创作新画,总是先用铅笔勾出草本,并数易其稿。而画马则是他的“看家戏”,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了,何须这样反复勾描。莫非又要有新的作品问世?我说:“你在创新?”他说:“不,我在复古。”原来,他要画李白的《天马歌》。我说:“你不是画过天马吗?”他说:“过去画的是我心中的天马,不是李白诗中的天马;现在要画李白诗中的天马,就要研究唐人画马的方法。”我说:“你要回到老传统中去了。”   对待传统,要有增有减   “凡是称得上传统的,都是有生命力的,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是不好的,就没 [详细...]
    1. 书法茶道禅心——访书法名家米南阳
    2. 书法界人士有此一说:“启功的杆儿,溥杰的尖儿,舒同的圈儿,南阳的弯儿。”米南阳在当今的中国书法界也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作为宋代书法名家米芾的后人,他将自己在书法上的造诣归功于早年严格的家教。   米南阳和茶颇有缘分,不仅知名的吴裕泰、张一元的茶庄中都收有米南阳的书法作品,而且老舍茶馆中唯一一张书法作品就出自米南阳之笔。   扇着一把提有“清风入怀”的扇子,我从米南阳身上真找到点古代文人墨客的影子,洒脱飘逸。文人爱茶,米南阳也不例外。   米南阳说自己生活得很简单,吃得简单用得简单,但唯独喝茶不简单,他慢条斯理地告诉我:“喝茶其实很讲究,比方喝绿茶,家里多少杯子,最后还得用玻璃杯泡绿茶,能看见水色 [详细...]
    1. 中国画发展需要“正本清源”--访政协委员龙瑞
    2.  与美术界其他政协委员不同,龙瑞委员身上除画家一职之外,还有其他“标签”: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等。这使得他的思考不仅停留在美术界的发展,还延伸到文化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党员艺术家在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行动。不得不承认,在今年的“两会”采访中,这是记者“遭遇”到的一个最长采访——整整3个小时。   当代中国美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记者:龙院长,我记得您去年的提案是有关昆曲的内容,今年您又关注些什么新内容吗?   龙瑞:今年我想重点提出加强“当代中国的美术基础理论”建设问题。中国美术基础理论是中国美术历史与现实经验和规 [详细...]
    1.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脉——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
    2.  在“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几天后,我们走进了坐落在北京西三环的这片园林式建筑群。沿着朱漆的曲廊,路过错落的假山,院长龙瑞在他的画室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冬日的阳光微熏,红木茶几上几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淡淡地却也醇厚。一切都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气息。   从艺几十年,龙瑞授业于一代国画山水大师李可染先生,目睹经历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时代。他此前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以及海内外文化机构收藏。对于我们提出的种种问题,诸如更名后国家画院的发展方向、当下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等等,他都有自己成熟的思考。   龙瑞首先不无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中国国家画院虽然 [详细...]
    1. 一枝画笔闯天下——访谈李自健的艺术人生
    2.  编者按:李自健的大名已听说多年,近距离接触李自健是2000年他第三次全球巡展的北京站,画展引起很大的关注。钱其琛为他的开幕式剪了彩,展览中来了很多圈内的专业人士与社会名流,还来了许多专业的收藏家。李自健已名扬海外,功成名就,他特立独行的“全球巡展”、“人性与爱”的艺术创作以及在美国建造的“艺术城堡”共显出他艺术人生的精彩。   不关注市场的李自健,去年秋天为国内风起云涌的艺术市场而惊咤。尽管十年前自己的作品在拍场上可以傲视群雄,但此后忙于全球巡展,在国内收藏界形成了真空地带,人们还能记住的价格是十二年前在香港拍出的48万港币。今春,李自健一口气在海外走访了十几位收藏他作品的藏家,让他们把画作拿出来参拍,可这些藏家把这些作品视为宝贝,哪怕换得再多的钱也不肯拿出。 [详细...]
    1. 丁绍光访谈
    2. 受邀参加“两会”的海外知名华人、艺术界代表、著名画家丁绍光先生3月2日到京。几天前,丁绍光在国内的首个个人画廊“丁绍光艺苑”正式开业,但当时他本人并没有出席开业典礼,参加“两会”显然对他更有意义。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准备见到有关领导时提一下关于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艺术市场的问题。”此外,丁绍光还直言不讳地谈到了目前国内画坛存在的“四大弊端”。 艺术教育——我们自打元朝之后便成了一种派系教育,结果是大家画的东西千篇一律 丁绍光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了1000多次个人画展、在全球1500家画廊中都有其作品在销售,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20 [详细...]
    1. 行走在艺术的世界:访黄苗子
    2. 约访黄苗子 自2002年12月始,我一直在电话约访黄苗子。只是机缘总不凑巧,或是他没时间,或是遇上年节,刚约好吧,又遇上非典了一把。两个星期前,黄老终于应承了见面。所以,从新疆出差一回来,我就顾不上其他,赶紧跑去拜见他。 对黄老的第一印象来自电话里。十余次打电话骚扰他,他从没有厌烦过,一如既往的爽快:没空就没空,有时间就有时间,并不因为我的年轻和无名而不理会或者敷衍我。感觉他总是乐呵呵的,十分和善,而且听力很好,声音也很年轻。记的最初几次给他打电话,并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大,我的声音就一直是保持平常讲话的分贝。后来有一次,看到一个报道,是文坛一群老汉出席《华君武漫画集》的出版仪式,才知道黄老已经是90岁的人了,我不由得伸了伸舌头,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不好意思。 初识新潮黄老 8月22号,我按约到了黄老家。在他助手给我开门时 [详细...]
    1. 百年陈少梅的艺魂——专访陈少梅女婿米景扬
    2.   记者:您怎么评价陈少梅在国内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米景扬:在中国美术史上,唐代和宋代历来被称为是绘画的两个高峰。元明清历代虽然也名家辈出,却是不能和唐宋相比的,能够与唐宋相媲美的,就是近代。元明清出现的大师很多,他们虽然能够继承传统,但是在创造方面却不如近代画家的成就大。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画坛出现了五十多位大师级的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基本功方面都非常地扎实,在表现技法和自己的面貌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有些画家还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某些技法。那时,全国已经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画派,其中很著名的画派之一就是京津画派。京津画派北京是以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徐燕孙、于非厂等为代表,天津是以陈少梅、刘奎龄、刘子久等为代表。   京津画派代表人物陈少梅在继承 [详细...]
    1. 寻找中西相融的大传统 —对话何家英
    2. 张晓凌(以下简称张):中西相融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不管你持何种文化态度,也不管鼓吹何种主义,即便是极端文化保守派,或极端的民族主义,也无法不在这一历史前提下来确认自己的文化主张或立场。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宿命吧!像黄宾虹、齐白石这样的在传统中由旧翻新的大家也不能摆脱这种宿命。黄宾虹对西画外光的借鉴,对印象派点彩式用笔的兴趣,齐白石对西画光影素描的吸收,都是较好的例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西相融"是历史的必然性课题。最近几年,开始有学者质疑这一课题的合法性,理由很多,比如中国画传统有足够的再生能力,不需借助西画;"中西融和"会侵蚀中国画的纯粹性等。重新寻找传统的血脉、文理是不错的,但以此否定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融和"的成果是很难站住脚的。我们可以评价历史,但无力否定历史。对于你来讲,你的绘画基本 [详细...]

艺术知识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 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 书画保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 科学的油画去尘方法
· 书画存放过程中四点要诀
· 珍贵书画安全度过雨季的良好办法
· 珍藏字画的保养要点
· 连环画的三大保存要点
综合评论
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苑贺斌
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徐春平
青年艺术家陈璐《园趣》个人作品展于韩国首尔举办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张宁宁作品鉴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蒋洪亮作品鉴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屠维能作品鉴赏
泼墨心境——画家张德学山水作品欣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倪利华作品鉴赏
【艺术中国 祥龙迎春】著名画家唐明珍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袁冬梅作品鉴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张坤作品鉴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