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名人访谈 >> 工艺
      分享到: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18 11:31:17 来源:网络

         简介

          黎铿,1945年出生,祖籍台山市都斛镇。著名端砚工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制砚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72年,作品《百鸟鸣春》送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美术展览会陈列,好评如潮,最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购藏;《周总理诗词砚》作为邓小平访日的国家礼品赠送日本国家领导人;《四海升平砚》获首届中日端溪名砚品评会金奖;《‘97七星迎珠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中华九龙宝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被人民大会堂珍藏。2000年9月,国家邮政局发行《新时期100位艺术家》大型邮资明信片,广东仅有3位艺术家入选,黎铿是其中之一。

          文/本报记者 傅健 图/魏海华

          9月初,“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评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成为候选人的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一听说是家乡的媒体采访,他不加思索就答应了,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清雅而又亲切。9月8日,记者驱车到肇庆采访了他。9月16日,黎铿高兴地给记者写信报喜:“经评审委员会通知,我已光荣地被评选为‘岭南文化名人’,在此向支持我的乡亲父老及你们表示感谢,也向江门市委、市政府致以谢意。”

          1

          刚开始雕刻的动物被人笑话

          记者:你从十几岁就进厂工作,当时都干些什么,辛苦吗?

          黎铿:我祖籍台山,但是出生在肇庆。1962年,17岁的我为了分担父母的负担,进入了肇庆市工艺厂(即现在的肇庆市端溪名砚厂)当学徒工。进厂第一项工作就是到石厂锻炼一年。我白天到砚石坑洞里和石工一起,拿起采石工具斧凿刀挖,学会区分各种砚石形成的层次结构,弄懂优质石种的分布位置,晚上则查阅、学习各种有关端砚的书籍、资料,摘抄了许多笔记。回厂后,我就跟师父学一些简单的图画,打打下手。为了学得好一点,得到师父的称赞,我经常星期六、日也在厂里仔细揣摩师父的作品,研究各种刀法。

          记者:你还记得你的第一件作品吗?在学习中有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

          黎铿: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以松树为主题的,刀法不够纯熟,自己不是很满意。我平时最喜欢雕的就是植物,如树花草什么的,雕刻动物就不行。有一次我雕刻了一只壁虎,师傅看了哈哈大笑,说像是晒干了的,毫无生气。我感到很惭愧,以后更加努力地练习画画,仔细观察。由于勤学苦练,我逐渐掌握了各种技艺。


          2

          十年后《百鸟鸣春》一举成名

          记者:大概什么时候,有了一件你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它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黎铿:十年磨一剑。1972年我的机会来了。当时厂里开采了一块大型优质的宋坑砚石,厂领导决定把它交给我来设计、雕刻。本来,师傅想让我雕一幅“百鸟归巢”图,我提出改为“百鸟鸣春”。当时,邓小平复出不久,拨乱反正,各行各业经过“文革”灾难后开始复苏。时代的氛围触发了我的艺术灵感,我按照“欣欣向荣”的主题进行设计,运用各种技法将砚石中的珍贵石品“火燎”雕成太阳,大砚的四周雕上翠竹、青松、鲜花,然后再雕刻成百只或飞或立或鸣,形态各异的雀鸟(包括孔雀、八哥等不同种类的鸟),营造“鸟语花香”的艺术意境,令整方砚台充满生机。为了保证有100只鸟,图纸上设计了103只鸟,以防意外,后来一切进行得很顺利,103只鸟全部雕成功了。“百鸟鸣春”因时构思、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美术展览会陈列时,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好评如潮。是年,她作为“国宝”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百鸟鸣春》就是我的成名之作。

          3

          作品成为邓小平出访的国礼

          记者:你还首创了把肇庆七星岩的景观融入端砚艺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黎铿:1978年,厂里采集到了一块“麻子坑”砚石,石中有7颗晶莹可爱的石眼,状如湖水荡漾的珍贵石品“荡”和“鱼脑冻”、“玫瑰紫”等名贵石品,设计雕刻这方砚的任务又交给了我。我翻了一本又一本参考资料,然后画了一幅又一幅设计图纸,都不理想。实在想不下去了,我干脆利用休息时间到七星岩写生。当时,我站在岩中心区环视,被眼前的美丽风光所吸引,我突然来了灵感——为什么不把星岩风光移到砚上?我兴奋不已,赶回家立即构思:把“荡”作砚堂,池中雕上星岩五龙亭;周围岩峰凸现,连绵起伏。这方砚取名为《星湖春晓》,它将星岩风光“缩龙成寸”,当年获得了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科技一等奖,开拓了把肇庆风光名胜融入端砚艺术的先河。

          记者:后来,你的作品还成为了国家领导人送给外国朋友的国礼,是吗?

          黎铿:是的。1983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前,外交部礼宾司发现礼物虽然丰富但还差了点什么。考虑到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也有书画的爱好,便安排肇庆制作一方端砚,作为礼物送给日本首相福田。肇庆市政府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我。我不负厚望,潜心研究日本人对端砚题材、制式的爱好,经过160多天的选料、构思、雕刻,终于精雕成《周总理诗词砚》。日本首相接到此礼品时,爱不释手,啧啧称赞。

          4

          端砚收藏热升温是一个进步

          记者:目前,端砚产业发展迅速,端砚价格也节节攀升,你创作的一方《中华九龙砚》拍卖出了200多万元的高价。你认为市场的形成对于端砚产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端砚收藏热你又怎么看?

          黎铿:任何艺术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而艺术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1997年至1998年,大师制作的一方端砚不过三四千元,而现在一方同样大小的大师端砚价格已经升到几万元。端砚近年来身价大升,除了原材料珍稀升价,工艺创新也是原因之一。我认为端砚的升价是正常合理的,也是应该的。

          目前,无论是端砚的行业现状还是市场状况,都是几十年来发展最好的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端砚行业从个体、小规模开始发展,现在整个行业的人员已经达到一两万人,年产值达到几千万元。市场的介入是一件好事,它激活了端砚的制作创新,它对端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创作的砚拍卖了200万元,我觉得一点都不高,我还要制作价值2000万元的名砚,这一切都已经在计划之中。

          收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以前收藏高档端砚的大都是日本人,有很多好的作品不免外流。现在,我国人民买砚也由实用为主变为观赏和收藏为主,这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和珍惜的表现,是一种进步。

        5

          对恩州奇石情有独钟

          记者:在广东四大名石之中,我们江门五邑地区的恩州奇石也颇有名气,作为行家你认为恩州奇石怎么样,有发展前途吗?

          黎铿:我今年春节去看过恩州奇石,我对它情有独钟。恩州奇石的石质比较好,尤其是它的色彩丰富,适合做各种工艺品,如果认真发展的话会大有前途。目前来看,恩州奇石缺的是高水平的人才,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可能赋予冰冷的石头以鲜活的艺术生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恩州奇石的价值。在题材创意上,可以考虑把侨乡文化融入到恩州奇石的工艺之中,这样会提升它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比如,开平碉楼、台山飘色都是很好的题材。如果有时间,我很愿意为家乡的工艺美术事业尽一份力。



      展览信息

      女艺术系列5:青绿

      我没有自已的名字?
      苍茫与浪漫陈文灿漆画、水墨画展
      黄一山:非格物– 形而下的空间叙事
      一石倾情--钟志源汉白玉雕塑作品展
      “不想忘记”石亮个展
      “十分之一秒”芬-马六明个展
      “艺起画”李善单、玛馨玲师生展
      “幽梦尘心”李旺水墨作品展
      2013年石家庄首届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
      艺术家
      王明明
      何家英
      霍春阳
      冯大中
      刘大为
      张志民
      美术理论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98(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