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名人访谈 >> 国画
      分享到:

      专访何家英:工笔画是国宝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19 10:38:11 来源:网络

        记者(冯晓伟):何老师您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见到您,我是中国书画名人榜的记者冯晓伟。您作为天津美术学院的教授,另外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笔画家,这次作为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有什么与书画艺术有关的提案吗?

        何家英:这次没有什么关于美术方面的提案。其实有一些想法,但是我没做,做起来得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调研,所以没做,做了一些关于环境方面的提案。

        记者(冯晓伟):您认为政协委员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对您所从事的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何家英: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匠人,只知道画自己的画,跟社会没有关系。实际上,一个画家应该对国家、对民族有所承担。所以应该关心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你说我不关心政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我得到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机会,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关心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使我内心的境界有所提升。人开阔了视野,内心想的、承担的东西就更丰富,会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记者(冯晓伟):您做为中国目前工笔画人物的代表,能否谈一下现在我们中国工笔画的现状呢?

        何家英:中国的工笔画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投入到工笔画的创作当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风格各样,非常活跃。既有用传统的方法、古典的绘画语言来画当今时代的作品,同时,也有借鉴了日本画的矿物颜色“颜彩”来画带有当代绘画理念的东西,十分新颖。同时工笔画的绘画语言也得到了非常丰富的发展。工笔画的艺术创作是一种比较严肃的东西,它避免了比较大众化的水墨的情绪,并不是随随便便抹两笔应付。所以,每张工笔画都有严肃的构思,但工笔画不一定都很沉重,也有些画是很轻松的,所谓迁想妙得,都要好好地去思考这些问题。工笔画自87年成立“当代工笔画协会”以来,举行了六届展览,每届展览的规模都相当庞大,参加的人数非常多,涌现出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是当代绘画中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

        记者(冯晓伟):您觉得工笔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何家英:我最怕问的就是让我预测发展方向,因为,不光是艺术,就是作为历史,它的发展都是有它非常偶然的因素的,没有谁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但是,总而言之,在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种宽松的局面下,实现的是一个提倡有主流的、严肃的、高尚的、有情操的艺术作品,同时还要有它的多样化、多种形式的探索。也就是说,工笔画还需要很多创新,要勇于创新,勇于表达新的情感、新的审美意识。所以,未来是什么样?我只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记者(冯晓伟):您刚才也谈到了创新,您对中国工笔画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是怎么看待的?

        何家英:文化是不可能孤立地来谈创新的,文化是一种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在积淀当中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文化才有一种厚度,它才有品格。如果,割裂了我们的文化传统,那么我们谈的文化就是一种没有根基的东西,这样的话,你依托于什么?你的文化就会没有属性。我觉得当今社会,我们中国最可贵的、最自豪的就是我们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国人自豪的,我们没有丢失,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破坏也是相当大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直到今天也有很多的腔调在不断地破坏着中国的文化,在否定着中国的文化,但是我们仍然屹立在这里。很多有识之士仍然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我们文化当中的优秀传统。很多的古典文明都消亡了、消失了,这个特别可悲。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一种全球化带来的统一化,这个统一化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根本原则的统一,完全统一到西方上头来。美国的文化只有300年,然后搞的现代艺术,让全世界好像都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这不正常。所以,我觉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人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主张,有我们自己的审美情操,还能够在我们的文化基础上创造发展,这个是最珍贵的,最可珍惜的。

        记者(冯晓伟):您刚才也谈到当代艺术在国际上非常火爆,中国工笔画也是中国最具传统的绘画艺术之一,您觉得中国工笔画在国际上有哪些受瞩目、受亲睐的元素?

        何家英:历史上的工笔画是非常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东西,确实称得上是国宝。今天的工笔画,应该讲我们对外宣传和国际上对我们的了解是非常不够的,但是在我的接触当中,在国际上,国际友人看到我们工笔画实际上是很惊讶的,就是感觉到你们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感觉很奇特。也就是说,它很容易跟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沟通。比如水墨画,好像这种文化观念上,我们跟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不理解,觉得黑乎乎的,为什么不画色彩,工笔画没有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是很喜欢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更多地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要走出去。而现在工笔画的形式已经很难说它停留在古人的审美形式上了,实际上,今天的工笔画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当代绘画的意识,就是所谓的与时俱进,跟今天的人在思想感情上很容易沟通,也跟国际上人们的思想很容易沟通,又有中国特色。

        记者(冯晓伟):您是怎么看待每个画家都要面临的“创作”和“市场”的,您是怎么处理这两个关系的?

        何家英:从艺术创作到艺术市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没有人说我只搞创作,不谈市场,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不走向市场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是对你艺术成就的一个肯定,也是一种体现,虽然市场不能完全说明你的艺术高低,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你的艺术成就的一个标志。我们希望我们的作品有人收藏,有人喜欢,由于收藏的原因,你的艺术的影响力也就加大了。如果没有这个市场,没有人收藏,我觉得艺术被人的关注度是会差得很多很多的,这个我本身就有特别深的体会。过去我创作很多工笔画,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进入艺术市场,有多少人知道呢?有多少人关心你呢?实际上都很马马虎虎的,也许看到了,但是这个认识是逐渐的过程,对你艺术的认识,对市场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当你真正在艺术市场上被人认知的时候,也就加大了你的艺术成就的影响力,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这个市场应该是以艺术的质量来作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则,而不应该成为一种简单的商品属性,如果是那样的话,人为的炒作,我想是坚持不住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只有你的作品质量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你的艺术市场才是永恒的,才能健康发展。

        记者(冯晓伟):刚才谈到艺术作品,何老师最近在创作哪些作品?

        何家英:最近画得不多,去年画了几张新的写意画,我投向艺术市场的基本上是水墨画,工笔画就基本上没有投入到市场中去,自己心爱的东西也不愿意出手。我有两个情结,一方面喜欢工笔画,搞一些比较严肃的工笔画创作,另一方面,对水墨画,也就是所谓的写意画也是情有独钟的,因为我以前就是画写意画的。所以,我投向艺术市场的,是我从工笔画派生出来的一种叫“小写意画”的人物画,这种东西拿出来以后,大家非常喜欢,里头也有一些文化的因素,作品还是显得比较文雅,也有一些艺术境界。去年画了几张新的创作,应该讲还是比以前略有所进步。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我并没有被艺术的市场化影响到我的作品的质量和影响我的进步,我欣慰的是我还在不断地慢慢地进步,虽然我不是一个很容易突变的人,突然间有灵感,突然变一个风格,但我在慢慢地有所领悟,有所发现,对传统的语言,对那些非常深奥的品质,每年都会有新的体会,慢慢在学习,来融入到我的画当中。

        记者(冯晓伟):您刚才讲到现在常画的是通过工笔画延伸出来的一种小写意,我希望您能够介绍一幅你自己喜欢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一下。

        何家英:比如,去年我新画的一张小写意的作品,我画的一个《圣水湖畔》,实际上就是用传统的笔墨画了两个裸体,是一幅裸体画。前面一个姑娘是正面的,拿着一个单子遮盖一点,但是人画得就很单纯,后面还有一个人在梳头发,在水边,有一棵大树衬托着前面这个人。用的语言,我是尽量借鉴传统,尤其是元人文人画的一种笔墨因素,把那种山水画的笔墨语言用到人物画当中,线条画起来也是颤颤悠悠的,一种小桥流水的、悠闲自得的感觉,而不是像黄胄那种非常有力量的、阳刚的笔墨。我就是想表现一种非常平静的画面的感觉,找文人画的气息。这种笔墨的元素,都是文人画当中的一些特别优秀的东西,就是去追求这个特别优秀的一种笔墨趣味,比如干笔的韵律,用笔的圆润、松动,人物讲究传神、讲究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让人看起来很真切,然后又表现出一种纯净的、没有污染的感觉,虽然画的是裸体。我画的裸体画绝对看不出一种邪恶的、性欲的东西,应该讲我寻找的是一种圣洁的东西,裸体特别能表现人的圣洁,当她没有掩饰的情况下,反而变得很圣洁。这张画把背景和前头人物之间的笔墨关系、虚实关系就处理得比较得体,整个画面有一个协调的感觉。

        记者(冯晓伟):刚才咱们也谈到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最后想请您谈谈您的艺术追求。

        何家英:本来我们画画的,从小学习绘画,确实是对绘画的一种热爱,从小就喜欢画画,这种热爱就产生了一种理想,不断地认识这种审美的理想。审美的提高,实际上是向着我们的理想迈进,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人在对美的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认识美的世界。就像宗教里头,要认识人世间人的生死,人世间的大的道理,宇宙的真谛,意思是一样的,这种东西也是一种道,也是自己一种像信仰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支撑着我们作画的根本,而不是说我的目的是卖画、卖钱。因此,主观上的这种愿望是比较纯粹一些。但是,我们学画的时代是一个封闭的时代,也就是说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所见到的艺术作品是很少的。什么是艺术,对我们来讲总是一个谜,在这个迷雾当中行走,一步步地清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什么是艺术始终在困扰着我们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见到的,不论是中国的、古代的优秀的东西,还是西方优秀的东西,我们都能够慢慢见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艺术有新的发现和认识。也就是在这个迷茫、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对艺术的真诚导致了我们的行为,导致了创作。也就是说,你在创作一些好的东西,未必你就真的很成熟、对艺术了解得很透彻了。今天也不可能把艺术的东西说的很透彻,但是起码能说出一些东西。以前我们不知道艺术是什么,但是对艺术的执着、对艺术的热爱,导致了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一些艺术作品。所以在80年代,那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我本来是画写意的,但是逐渐地发现工笔画的魅力,而且它能够容纳其他的艺术语言,比如西画、油画,很多语言都可以容纳到工笔画里头。尤其年轻的时候,在写意画上可能达不到的东西可以从工笔画上慢慢融进去,所以选择工笔画,而且发现也适合自己,我也有耐心,有想法,有方向,感觉到在写实的绘画当中,还有很宽的领域可以进一步再探索一下,就是把写实推到极致,起码说是自己对审美上一点新的认识和发现,起码是跟古人有所不同的。应该讲,在那种传统的基础上是有所创造的。

        记者(冯晓伟):最后,希望何老师将来创作出更多自己满意的作品,创作出让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作品。

        何家英:谢谢!艺术需要艺术家的创造、需要艺术家的努力,需要艺术家拿出好作品来。同时,还需要媒体去把它推广出来,介绍给大家,使社会更多地关注我们,让我们的创作能够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人民,这样的艺术才有它的价值。

        中国书画名人榜正是这样的一个有意义的平台,希望中国书画名人榜能够把中国的优秀的书画家推举出来,也希望中国书画名人榜越办越好!

        记者(冯晓伟):谢谢何老师!

      展览信息

      女艺术系列5:青绿

      我没有自已的名字?
      苍茫与浪漫陈文灿漆画、水墨画展
      黄一山:非格物– 形而下的空间叙事
      一石倾情--钟志源汉白玉雕塑作品展
      “不想忘记”石亮个展
      “十分之一秒”芬-马六明个展
      “艺起画”李善单、玛馨玲师生展
      “幽梦尘心”李旺水墨作品展
      2013年石家庄首届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
      艺术家
      王明明
      何家英
      霍春阳
      冯大中
      刘大为
      张志民
      美术理论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9(s)   9 queries